[分桃子教案三年级]分桃子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2-33页。《分桃子》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编者意在让学生从分的状态来入手,有随意分与平均分,平均分中又有分得刚好的与分得不刚好的,传统的包含除与平均除都是平均分,书本用练习题来体现。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这对他们学好《分桃子》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学习“活动化”的理念,注重活动由实际操作经验向表象水平的提升。
《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经验构成了学生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不仅使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更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由实际操作有效的转化成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注重活动由实际操作经验向表象水平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一,依据经验,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你认为平均分是怎么样子的?
二,分画糖果,建表象。
既然大家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你们试着平均分一分好吗?
你们看这是什么?数数有几块?
6块糖,按你理解的平均分,自己分一分。请你在本子上画一画。
谁愿意把你分的结果画在黑班上好吗?
你把这六块糖平均分给了几个人?每个人分到几块糖?每个人分得怎么样?
你们也这样分的吗?只有分2份才是平均分吗?分3份行吗?画一画。
6块糖,平均分3份,每份都是几块?每份——
还有别的分法吗?为什么是平均分?
看来平均分不是就2份是平均分,分3份也行,分6份也行。有一个什么条件,才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三,判断平均,变式拓展
咱们来判断一下他们是不是平均分?
(1)为什么是平均分?能用一句话来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吗?
(2)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你能移动一下让他变成平均分吗?再用一句话说说平均分的过程。
(3)8个西瓜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一句话说说。
四,分摆磁扣,注意过程
老师这里有12个磁扣,你能把他平均分成3份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借助你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注意你是几个几个分的?每份几个。
(你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看来平均分可以用乘法口诀来帮忙呢。”)
12个磁扣,你能把他平均分成4份吗?6份呢?从中你发现什么?
五,特殊情况,体会剩余。
剩下10个扣子,怎样平均分,你们自己在题卡上圈一圈,填一填。看谁的方法多。
10个,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试着连一连。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每人分得同样吗?剩下的两个怎么办?
在生活中也有不能刚好平均分的,也有这种平均后还有剩余的现象,
六,图片欣赏,感受生活。
同学门,其实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有很多,你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1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