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寒假作业七年级政治】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学设计3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
第一课时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学设计(一)
张河初中 何在利
【课表原文】
4.5知道我国的人口现状,了解计划生育国策。
【教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出示漫画“地球在呻吟”,并配音。(出示幻灯片1)
教师设问: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表感言(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做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XX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今天就要探讨的主题是——计划生育是国策(多媒体打出幻灯片2)。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话题,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内容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拥挤的人流图。(出示幻灯片3)
教师提问:看了这组图片你有和感想?有何发现?
学生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回忆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车站、码头人口众多的情景,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中国人口众多。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吗?
数一数,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二◆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计算填写好相关的内容。(出示幻灯片4)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中国这么多人中接受过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幻灯片5,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特点还有那些。
让学生阅读材料,充分发言。(出示幻灯片6)
看一看,议一议
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
学生交流感受:略。
教师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在已经负载了近13亿人口。而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问题不仅难以缓解,还将日趋严重。严峻的人口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它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教师指导观察教材第二◎中的四幅漫画,完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关内容。
教师引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人口形势更为严峻。人口众多和新增人口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接近我们生活来说,就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XX年12月,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师提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国家来说,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公民个人来讲,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
教师简要小结本节课(出示幻灯片7)
同学们,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用题】
1.下面是一位记者与农村放羊娃的一段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中反映出什么问题?
(2) 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建议?
2.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五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地球没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目前我国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现仅有8.5年,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更少,4.9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农村15岁至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那些国情?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
第一课时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学设计(二)
教学课题 计划生育是国策
课标原文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依 据
课 标
原 文
要 求
确 定
的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
2、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了解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内容、具体要求及重大意义。
3、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大量的图文、音频、视频资料,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特点和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
4、通过对大量事实资料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冷静分析,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根 据
课 标
原 文
和 三
维 目
标 设
定 的
主 要
课 堂
教 学
用 题 1、阅读课本60页到61页及62页“指点迷津”,74页“知识采撷”,找出:①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是什么。②人口素质的概念。
2、观察课本62页情景图和63页“指点迷津”,思考:①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哪些好处(即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
对所用
课本内
容的取
舍情况 补充正文:
相关法律法规:
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计划生育国策实行的时间:
实行计划生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概念:
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计划生育就是在全国或整个地区范围内,对人口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一个家庭或一对育龄夫妇而言,则是有计划的安排生育子女,以适应家庭与社会的要求
计划生育国策的其他要求:
针对我国的国情,计划生育不仅是对人口数量上的控制,而且是为提高人口素质把关。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实体的各种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等,是计划生育的更高层次上的要求。为了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应采取如下措施:控制人口数量;积极提倡优生;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同时对青年加强优生、卫生、婚姻生育观和性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教 学
重 点 1、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特点。
2、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
教 学
难 点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以及它的重大意义。
主要教
法学法 学生阅读自学和教师讲述相结合;情景交流法;查资料收集信息;分析对比法。
教 学
准 备 课前收集有关计划生育的视频、图片、数据资料等信息。
教 学 进 程
导入新课:
用漫画“地球在呻吟”设问,再通过学生阅读“导语”,师导入。
正课:
学生阅读“导语”→交流理解→得出‘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的认识→师肯定。
2、 生阅读第一目第一◎第一◆相关内容→交流感受→阅读第一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容→小组交流理解→指名与全班交流→师指导阅读“指点迷津”。(完成教学用题1)
3、 生观察第二◎情境图→交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容→指名全班交流→师指导阅读“指点迷津” →师补充内容, 统一答题思路(完成教学用题2)
小结全课:
拓展:计划生育和中学生有关系吗?
作
业
设
计 简答:我国人口特点及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
阐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
第十三课 持续和谐发展
第二课时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教学设计
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课标原文
5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依 据
课 标
原 文
要 求
确 定
的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提高学生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认识;
了解我国保护环境的政策,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增强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通过图片欣赏,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状况;
通过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通过一些环保图片和环保小故事,说明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环保活动取得的成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
根 据
课 标
原 文
和 三
维 目
标 设
定 的
主 要
课 堂
教 学
用 题 1、学生辩论:正方:我国是地大物博;反方:我国并不是地大物博。2、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资源状况。
3、面对我国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状况,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是:a、节约自然资源 b、保护自然资源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完全满足当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4、你还知道哪些循环用水小窍门?
5、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资源状况.
6、面对自然界敲响的警钟,我国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7、蜀河镇存在最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浪费水资源、滥砍滥伐、乱扔垃圾、、、、、)
8、小组讨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9、能力拓展:一封给小鸟的回信
对所用
课本内
容的取
舍情况 增:直接反映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料。
哥本哈根世界气象大会及“低碳”资料。
删:课文66页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教 学
重 点 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教 学
难 点 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主要教
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合作探究,点拔释疑为主要表现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设计
板块内容 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师生互动)
第一板块
(导入新课) 3、 学生倾听:“一封小鸟的来信”相互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
4、 教师导入:小鸟的来信让我们也反映出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二板块
(资源状况) 5、 图片展示:山川、河流、树木等各种资源,边展示边解说。
6、 学生辩论:正方:我国是地大物博;反方:我国并不是地大物博。
7、 资料展示:我国各类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较。
8、 学生小结:我国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9、 当堂检测:怎样使用自然资源?(不用?随意使用?)
10、 正文拓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你还知道哪些节水小窍门? (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第三板块
(环境状况) 5、 漫画赏析:小河水变黑了(水污染)
6、 图片展示: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荒漠化、、、
7、 学生交流:我国环境状况:(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8、 新闻链接:中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资料及图片。
9、 师生交流:面对自然界敲响的警钟,我国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0、 教师补充:我国专门制定《环境保护法》《水法》《森林法》我国环境问题初步得到遏制,但还是不容乐观。
11、 正文拓展:今天你低碳了吗?
第四板块
(课堂收获) 6、 学生发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资源状况是“总量大,人均量少”,我们一定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同时,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们还应积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五板块
(能力拓展) 1、 链接生活:蜀河镇存在最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浪费水资源、滥砍滥伐、乱扔垃圾、、、、、)
2、 小组讨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3、 老师寄语:保护资源 我有责任 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
4、 能力拓展:听歌曲《大家来环保》,写一封给小鸟的回信。
作
业
设
计
实践作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事并记录下来。
板
书
设
计 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1、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3、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课
后
反
思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
第三课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设计(一)
一 《课程标准》原文: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 《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2 提高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
3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 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阅读教材74页知识采撷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阅读教材70页的材料,讨论:
⑴“我要为地球上濒于灭绝的动物说话,因为他们已没葬身之地……”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请设想:“如果将用于战争的钱解决环境问题”,世界将会是什么局面?
⑶“我们没有什么神秘的使命,只是要为我们的未来抗争。”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愿望?
3、阅读教材71页有关内容,找一找:
⑴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⑵国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4、阅读教材71页有关内容,辩论:
正方观点:应当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
反方观点:应当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
五 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伞’破难遮‘阳’”、“雨中垂钓”、“乞力马扎罗雪山旅游团”、“明天,我们去哪里?”、“女娲难补天”、“千疮百孔”。
出示课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2、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 全班抽查统一答案。
3、讨论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
4、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答案 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教师补充。
5、辩论总结解决“教学用题4”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4” 正反方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点评 。
六 补充内容 :
1、提倡5种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重复利用,多次利用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支持的5用生活原则:
弃用: 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
代用:自备购物袋,代替使用塑料袋;
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
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
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做成有用的物品)。
七 板书设计:
可持续发展内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互相制约
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互相促进
八、作业设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行动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创建绿色环保学校的行动中来吧!
1、创建绿色环保学校有什么意义?
2、我们校园内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4、请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工作设计几块言简意赅的标语牌。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
第三课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设计(二)
一、《课程标准》原文: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知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4、提高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怎样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学生阅读课本70页内容,学生讨论。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
2、认真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2)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仔细阅读课本71页内容第三o内容思考:应当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还是该当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读一段有关玛雅人的故事。
教师提问:玛雅人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教师提问:那么,对于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导入: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多媒体显示课题(或板书课题)。
教师可设计四个板块的活动:“读一读”、“议一议”、“找一找”和“辩一辩”,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读一读
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昵?我们就来读读“知识采撷”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
学生朗读。教师归纳、小结。
★议一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下的材料,在读完后让学生讨论下边的问题。(讨论5分钟)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指导。
★找一找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二◎的相关内容。
学生发言,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我国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必要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三◎的相关内容,组织课堂辩论。
分组进行辩论吧,看究竟是应该先发展经济,还是应该先保护环境。(参看“辩论时刻”)
★辩一辩
学生辩论,教师总结。
★教师简要小结本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懂得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青年学生要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逐步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作业:
练习册:1.2.3.
课后小记:
六、补充课文正文
1、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3、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5、应当先保护环境,还是应当先发展经济,谈谈你的理解?
最好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管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是先保护后发展,是“零增长”,那么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因为没有生产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无法得到满足。
6、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1)坚持基本国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
(2)加强法制、知识教育。
(3)提高人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4)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5)自觉遵纪守法,从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7、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1)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2)爱护山林绿地和有益、珍贵动物。
(3)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一课时:《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懂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3、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教学难点: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欣赏歌曲,谈感受:歌曲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2、民族知识抢答
⑴你认为哪个字最能概括我国的民族状况?
⑵我国56个民族中哪个民族人口最多?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多少?
⑶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⑷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
⑸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
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怎样的?
⑺我国有哪五个民族自治区?
⑻我们学校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同学?
3、认真阅读课本81页内容,思考:
○1历史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时期分别是哪几个朝代?
○2祖国达到空前的统一又是何时?
○3请列举对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4讨论: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4、你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样认识的?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大中国》,学生欣赏,出示“教学用题1”。
导入新课:《好大一个家》
(二)瞧!这一家子
具体流程:展示“各民族图片” 学生欣赏 我们的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民族知识我知道
具体流程:出示“我国各民族分布图”,整体了解民族状况 出示“教学用题2” 知识抢答 教师总结点拨 集体朗读“歌谣”
(设计上述二个环节意图:通过观察照片和知识抢答及民族歌谣,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初步理解民族知识。)
(四)中国统一故事我来讲
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①②③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④ 教师总结点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设计上述环节意图:通过对历史的简要回顾,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五)交流体会、总结提高: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4” 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
六、补充课文正文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汉族占91.5%,其他55个民族占8.41%;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有18个,以下的37个;各民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谱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3、 “少数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6、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宁夏自治区
7、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8、除汉族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还有满、壮、回、维吾尔、彝、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苗族。
9、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
10、秦汉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时期。隋唐结束了 割据局面,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元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重要时期。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三次民族大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11、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康熙、毛泽东、邓小平等
12、 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制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宁、各民族的团结。
经济上: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文化上: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我国 的文化事业。
七、板书设计:《好大一个家》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二课时:《兄弟姐妹手牵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知道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2、提高对我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认识。
3、感受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深厚情谊。
4、感受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5、懂得正是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教学难点: 坚持民族平等的重要性。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 、观察人民币纸币的图案,回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同学们,人民币纸币上都有哪些民族的人物头像?
○2 新版伍拾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什么?
○3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哪五种文字?为什么要印五种文字而不是一种或更多?
○4我国将民族人物头像、文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印在人民币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2、 了解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文化, 阅读课本83页材料,思考:
○1武警昌都支队各民族官兵平等相处、亲如一家,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主要体现在尊重少数民族的 ,尊重少数民族的 尊重少数民族
○2说说各民族官兵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有什么好处?
3、 观察图片,思考:
○1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2为什么党中央和国务院要决定修建青藏铁路?
○3修建青藏铁路面临哪些困难?
○4筑路的各族儿女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⑤读“丁太环事迹”你有何感受?
4、 欣赏图片:“民族地区成就展”,交流:
○1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产品有哪些?
○2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人物有哪些?
○3讨论: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5、小结课文:请你用一句成语形容各民族人民平等友好的关系。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大中国》,学生欣赏。
导入新课:《兄弟姐妹手牵手》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看一看“各种人民币” 出示“教学用题1” 同桌交流○1○2○3题答案 学生自学作答 教师讲解○4题答题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
(三)学生欣赏“各民族风俗”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欣赏“各民族风俗” 出示“教学用题2”, 进行自学自导 同桌交流○1○2题答案 全班抽查统一 教师讲解答题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
(设计上述二个环节意图:通过对人民币纸币上图案和文字的识别以及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感知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了解各民族间平等的具体表现。)
(四)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观察图片、 出示“教学用题3”, 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设计上述环节意图:通过修建青藏铁路和汶川地震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懂得各民族团结合作,患难与共,推动国家文明的进步)
(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4”:
具体流程:观察图片 出示“教学用题4”,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2 题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3 教师总结点拨
(设计上述环节意图:感受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会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六)总结全课:
具体流程:出示“巩固练习题5”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
六、补充课文正文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①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三个尊重”: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好处:
有利于沟通交流,有利于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有利于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4、 修建青藏铁路的作用:
加速该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全国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各民族之间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各民族平等相处、亲如姐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特别是新疆各界人民的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使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辛勤劳动、甘于奉献,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昌盛。(或者:祖国内地的无私支援;党和国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新疆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共同维护咱的家》
第三课时:《共同维护咱的家》教学设计(一)
一、《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知道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教学难点: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p86页的一◎内容,用几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列举。请同学们列举历史上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杰出代表和事迹。
3、观看视频,西部地区人才交流会,谈谈自己的感受。
4、记者采访。对87页的二◎的内容做个采访,(1)、你支持谁?理由是什么?(2)、你不支持谁?理由是什么? (3)、你要向谁学习?怎么学习?说说自己的观点。(本圈儿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也可以不用,因为有西部开发的视频资料和一封信,也可以互用。)
5、合作交流。中学生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五、依据教学用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
1、小兵张嘎视频资料,引入新课:共同维护咱的家。
2、快速浏览p86页的内容: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的流程:快速浏览→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作答→得出结论:当祖国面临外来入侵,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3、举例说说:解决用题2
具体的流程:学生举例→自由发言→感悟: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御敌。
4、观看视频,教师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的流程:出示视频资料→观看视频→学生收集信息,思考问题→出示材料→同桌交流→提问交流→得出结论:在和平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5、记者采访:解决教学用题4(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也可以不用)
具体的流程:提出要求→思考采访的题目→学生代表采访→及时引导→得出结论: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维护家的稳定,促进家的繁荣。
6、合作交流: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的流程: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行合作前的指导→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7、谈收获,作总结:
具体的流程:学生谈收获→教师适时引导→简要评价→教师精彩的演讲,课堂小结→(或学生用一段话即p88页的指点迷津作小结)
六、补充课文。
1、补充材料:
(1)、一封来自西部志愿服务者的信
参加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XX届毕业生李远在给他的恩师的信中写道:“ 曾 老师,近来可好啊!我们这边连续下了几天大雪,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来新疆建设兵团三个多月来,我们很快适了当地生活,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我主要是搞教学和青少年管理工作。另外,我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发了出倡议‘1+1’助学行动——每人少抽一包烟,少买一件衣服,援助一名贫困学生。目前我们已救助5名高三学生,每人每月50元。我们计划资助他们直到考上大学为止。现在我们还在联系其他志愿者,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服务这里的人们为西部做一点点贡献。
(2)、阅览人生:雪域忠魂
2、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精彩演讲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人像嘎子一样,为保家卫国,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咱们共同的家。
4、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当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温馨时,我们要去珍惜这种幸福,竭尽全力去维系这种幸福,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我们共同的“家”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共同维护咱的家》
第三课时:《共同维护咱的家》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
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能力
★知识
知道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了解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
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1:小兵张嘎,视频资料2:西部人才洽谈会。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观看视频
引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资料,思考:小兵张嘎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生:认真观看视频资料,积极思考。
师:检查提问。
生:回答略
师:总结引入课题。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人像嘎子一样,为保家卫国,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咱们共同的家。
通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树立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做好铺垫。
环节一:
出示课标
明要求。 师:出示课表原文:
生:一二组齐读。共同体会课标的要求有几层。
师:解读课表要求
生:抄写在相应位置。 让学生了解课表要求,培养学生的课标意识。
环节二:
快速浏览
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p86页的的一◎内容,用几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生:快速浏览,积极思考。
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总结:
当祖国面临外来入侵,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通过自学,让学生明确在祖国面临外来入侵,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环节三:
列举事例
树意识。 师:维护国家的统一不是某一个民族,某一个人的功劳,是各个民族,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人物,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们。还有些谁呢?请同学们回顾历史,列举几个。
生:同桌交流,积极列举。
师生共同总结过渡:
回顾历史,当祖国面临外来侵略,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像马本斋一样誓死保家卫国的各族儿女不计其数,他们的英名将永留人间。现在,和平建设时期的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国家小主人,我们更应该维护家的稳定,促进家的繁荣。 通过回顾历史,明白中国的各族儿女在祖国遭受欺负和凌辱时,奋勇抵抗,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环节四:
观看视频
培情感。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资料,思考: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生:谈感受(略)
师:出示一段补充材料,思考: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思考。
生:回答略
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要想让国家繁荣,经济协调发展,就要让西部发展起来。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吹响了开发西部的号角,很多有志青年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去。在和平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民族的团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国家的繁荣的意识。
环节五:
合作交流
悟团结。 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实现祖国繁荣,我们必须维护国家稳定。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小主人,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师:出示问题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行合作前的指导→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生:按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生: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
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认真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环节六:
谈谈收获
达目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生:谈收获。
师:适时补充引导。
小结:送给同学们:
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当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温馨时,我们要去珍惜这种幸福,竭尽全力去维系这种幸福,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我们共同的“家” .
通过此环节,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及时补标,同时也有意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附:板书设计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陕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我的中国心》
第一课时《美德之花》教学设计
一、课标原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
2、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
4、知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知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
6、懂得怎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内容及特点
②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③青少年怎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2、教学难点: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阅读课本106页“知识采撷”了解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2、认真阅读课本93——96页内容,思考:
①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活动中,有哪些传统习俗?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②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美德?
③务实与成功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归纳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有哪些?(结合:96页格言归类)
⑤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特点?
⑥新时期中华传统美德又有那些新发展?
⑦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3、认真思考、小组交流:青少年应该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红红的日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犹如一个百花争春的大花园,鲜花盛开,飘香万里。同学们,让我们走近民族传统美德的大花园,观赏它们特有的绚丽色彩,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学生自学作答→全班齐读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学生整理信息,思考问题→同桌交流①②④⑤⑥⑦→全班抽查,统一 ④⑤⑥题答题思路→教师讲解 ③⑧题答题思路和③——⑧题参考答案。
(四)思考、交流、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五)巩固练习,总结全课:
具体流程:出示“巩固练习题”→学生读题思考→个别作答→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全课。
六、补充课文正文:
1、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节;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它包括古代传统美德,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2、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的内容及特点。
中华传统美德数不胜数。最主要的有仁、义、礼、智、信、善、孝、忠、容、和等思想和行为。具体地说,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情感的沃土。民族文化影响着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4、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1)学习古今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
(3)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诚实守信、自立自强、与人为善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陕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我的中国心》
第一课时《美德之花》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和提高学生继承、发扬传统美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过年、团年、拜年等传统习俗,了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通过对反映传统美德的格言进行归类,使学生明白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重亲情、讲务实等传统美德的价值,树立珍视亲情、推崇务实的思想。
学习重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含义、内容、特点以及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流 程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
板题示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总结全课
1、导课激趣:教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犹如一个百花争春的大花园,鲜花盛开,飘香万里。同学们,让我们走近民族传统美德的大花园,观赏它们特有的绚丽色彩,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
2、板题示标:
①教师板题:美德之花
② 出示课标原文,解读课标。
3、自主、合作、探究:
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1、学生自学课本第107页“知识采撷”,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叫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节;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它包括古代传统美德,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学生自学作答→全班齐读
2、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认真阅读课本93——96页内容,思考:
①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活动中,有哪些传统习俗?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②反映我国传统美德的格言都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美德?
③务实与成功有什么关系?
④归纳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有哪些?
⑤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特点?
⑥新时期中华传统美德又有那些新发展?
⑦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学生整理信息,思考问题→同桌交流①②④⑤⑥⑦→全班抽查,统一 ④⑤⑥题答题思路→教师讲解 ③⑧题答题思路和③——⑧题参考答案。
3、思考、交流、解决“教学用题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认真思考、小组交流:青少年应该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教师点拨总结。
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1) 学习古今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
(3) 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诚实守信、自立自强、与人为善等。
具体流程:出示“收获平台”→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组织答案→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全课。
歌曲导入,引人入胜。
明确课表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反馈,查缺补漏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十五课《我的中国心》
第二课时:《绿叶对根的情意》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新 课 标第 一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
知识:知道民族文化影响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能力: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提高文化认同感。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97页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1用字母填写6个◇;○2讲述自己姓氏的起源;○3思考“寻根问祖”现象反映了什么?
2、认真阅读课本98—99页内容,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1知识抢答:与龙有关的饮食•成语•歌曲;○2选择:旗袍•唐装热各体现什么?;○3思考:我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有什么意义?XX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你对练习书法有何感受?;○4才华展示:牌匾设计。
3、收获平台: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导入新课:《绿叶对根的情意》
(二)学生自学.讲述.讲解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1题.收集整理信息展示○2题,思考问题○3题,同桌交流归纳。 全班抽查统一○1题答题思路 教师讲解○3题答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三)自学、合作.点评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组抢答,全班综合统一○1○2题答题思路。思考问题○3题:四人一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3题答题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4题学生活动教师点评。
(四)收获平台:
具体流程: 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
六、补充课文正文
1. 我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有什么意义?
让其他国家的人民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促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 XX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会徽表达了XX年奥运会的主题。此设计创意源于中国独有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3. 你对练习书法有何感受?;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4. 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影响个人情感; 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我的中国心》
第二目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中华民族文化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十五课《我的中国心》
第三课时:《让民族精神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知道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祖国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2、提高对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及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2、教学难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100—101页内容,用一句话总结民族精神的核心的什么?
2、认真阅读课本100—102页内容,填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诗词典故 ,思考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仔细阅读课本102页内容及课件图片,思考:你知道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吗?
4、仔细阅读课本103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阅读材料1和2,谈谈感想:如何具体弘扬民族精神?怎么做来报效祖国?
4、撰写一篇关于弘扬民族精神,作为中学生的我怎样做的小论文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雷锋和焦裕禄的图片,教师朗读鲁迅杂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导入新课:让民族精神之树常青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同学们分三个组,各组推选组长一名,记者一名。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各课题下的问题。各组可以查阅资料及其他材料,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第一组:课题是:仁人志士报国的诗句和格言
第二组:课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
第三组:课题是:弘扬民族精神,报效祖国。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合作讨论收集资料—学生代表回答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答案 小记者提问,小组成员回答 __ 教师讲解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
(五)巩固练习,总结全课:
具体流程:出示课堂作业:学案与资源15课第三课时练习客观题。 教师点拨 出示课外作业要求:每人讲一个历史民族英雄的故事。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大胆演讲。
教师小结本课。
六、补充课文正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精神、廉洁精神、集体精神、抗争精神、求实精神、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等等。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历史课题,这种民族精神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无数个中国人的身上。鲁迅在小说《理水》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只所以是中国的脊梁,就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民族精神在张扬。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中华儿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从古代的戚继光、郑成功到近代的林则徐、关天培,他们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
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解放斗争;新中国建立之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又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形成了"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尤其是"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时代精神,既是中国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延伸和具体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xx同志在党的xx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科学的概括。他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概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主题。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尽管时代和历史条件不同,但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打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战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凯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繁荣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中,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和奋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极其鲜明和清晰的主线,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兴旺的重要保证。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中,成为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
2、民族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精神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改变一个民族的人来实现的。观念、精神和文化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在中外历史上,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生动的展开。西方国家,如英、法、德、美、日等国之所以在近代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又勇敢迎接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并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起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源头,中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重塑,又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淬火,他们建构起了一种民族新精神。
七、板书设计:
一、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让民族精神之树常青 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三、弘扬民族精神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578.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详细阅读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详细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详细阅读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