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导学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使用说明:
1、课前充分预习课本p27—p28,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标记疑点。组长要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给与等级评价。
2、课后组长要迅速收齐导学案交学科班长(代表),老师批阅完下发后个人要进行分类保存,经常复习回扣。
学法指导:
1、课上小组长组织好“一对一”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其他同学要用双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导学案,当堂巩固落实。
2、每个小组按分工展示,要求到位及时,用简洁的语言出示,下面同学积极质疑并及时整理和落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每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能力目标: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体会自我生命的独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操
【重点、难点】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自主学习】(充分预习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填空)
1、基础知识梳理
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_______和_______.
②、人的生命独特性最突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合作探究】2、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 杨振宁痛苦地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他:“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终于接受了泰勒的建议。从此,他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领域。1956年他与李政道教授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杨振宁教授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杨振宁教授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说明了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杨振宁教授放弃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而改为理论物理研究,从而取得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3.列举一些珍爱生命的做法:

【自我认识】4、请说一下你自已的长处和短处。
【你来评析】5、有人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这种说法对吗?

【课堂检测】1.一个人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周围的人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幸灾乐祸,冷眼旁观
c.同情怜悯,自作自受  d.理解关心,支持援助
2.下列对人的生命独特性理解,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共性
b.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c.是相对动、植物、微生物而言的,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
d.人的生命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外貌上的不同
3.“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这两句诗说明我们人类(  )
a.想改变生活方式  b.只有想象力        c.更具智慧  d.自高自大
4.从6岁到12岁,张海原先后经历了三次令她刻骨铭心的失去。第一次是6岁时,一辆卡车将她撞倒,她的左腿粉碎性骨折,不得不从膝盖截肢。第二次是11岁那年,比她小一岁的弟弟因淋巴癌不治而亡;第三次是12岁时父母离异,海原失去了她曾为之自豪的父爱。此后在母亲的关爱下,她15岁加入沈阳残疾人杂技团,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杂技舞台上一次一次地征服了无数的观众,随后她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跳远和跳高两个项目的全国冠军,并同时打破了这两个项目的世界记录。12
 在1997年10月举行的大连国际马拉松女子轮椅半程赛中,张海原夺得了第一名,在XX年第五届残运会上,她获得跳高、跳远第一名,并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同时,她还获得XX年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全程赛组第二名。大连市政府因此授予她三八红旗手、青年突击手等多项荣誉。1999年9月,在一行人的陪同下,张海原手拄单拐,完成了她单腿攀登华山的壮举。
(1)张海原对待生命的态度是

(2)根据张海原的经历,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现状思考】 近来,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等因素而自杀的报道常见于报端,暴露出当代中小学生对生命的轻视和珍爱生命意识的淡薄。例如,据报道,山西临汾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恬恬因无法承受“作业过多”的压力而上吊自杀了。
于是,有人认为青少年自杀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孩子们缺乏对自身生命的珍视,是忽视青少年珍爱生命教育的后果。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541.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