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第6课 正确对待诱惑(2课时)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第6课  正确对待诱惑(2课时)

一、本课的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

(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

(1) 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自我控制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

(2)了解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了解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2、本课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

本课针对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很重,模仿力很强的特点,阐述了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种种诱惑及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并着重提供了战胜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本课是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一课。

3、本课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选择。

(2)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教学过程 的逻辑结构

本课教学过程 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了解诱惑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促进作用)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不良诱惑引人误入歧途);了解不良诱惑既有来自校内的,也有来自校外的。

第二部分:通过“诱惑的天空”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澄清自己内心究竟受到哪些诱惑,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已经能够拒绝的,还有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至今不能拒绝的。

第三部分: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老师建议:

(1)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控制自己——道德层面

(2)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易地跟着别人走——心理素质层面。

(3)从拒绝身边看起来的不起眼的不良诱惑做起——操作层面。

5、教学形式

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

二、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潘多拉魔盒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不久就恢复了正常:“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经受不住诱惑打开了盒 子。结果,这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灾难。原来审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都是邪恶。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经受不住诱惑带来的不良后果。

——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正确对待诱惑。(幻灯片一)

(二)展开

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诱惑都是不好的?”请学生说说有哪些好的诱惑。

出示幻灯片二和幻灯片三——《成功的诱惑》:

l     学习标兵的诱惑

期末考快到了,老师说期末考后要评出级里的学习标兵。班长小亮想:作为班长,我一定要拿到这个奖。但他又担心自己考不出好成绩。

他的三个朋友对此发表了看法。你觉得他应该接受哪个朋友的建议。

l      甲:考试时让附近的同学相互关照,趁机对一下答案,互通有无

l     乙: 抓紧时间复习,考前调节好心理。

l     丙:老师打探出题范围,让老师改卷时仁慈点。

 

结论:面对荣誉的诱惑

 

1、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要想获得荣誉,必须靠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去争取。

2、         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去争取成功和荣誉。

3、          不能为了个人荣誉而陷害他人,违背诚信。

教师:作为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每个人对成功是很向往的,但对于他人的成功容易导致嫉妒的心理。所以要学会正确的认识成功,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为他人的成功高兴,并用他人的成功来鼓励自己。

成功——成功的真正意义不是做到了别人做到的事情,而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性和目标,所以,能够订立自己的理性和目标是很重要的。成功不是拿到奖杯,不是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是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上的进步与提高,是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情景反应:

情境一:下午放学了,教室里还剩下几名同学,小凌拿出扑克,邀在场同学一起玩。

情境二:小刚有一道数学题怎么也做不出来,眼看着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人了,他有些着急,同桌的作业 本就放在桌子上。

情境三:大家都认真地听老师上课,这时,小林很快的把正在聚精会神听课的同桌的笔记本传给小刚,要小刚把它藏起来。

情境四:课堂上,小东和小军交头接耳讲话,老师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可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并且说:“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我们管不住自己”。

小组讨论:面对以上诱惑,你会怎么办?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良的诱惑?

(可以让学生举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来自校园内的诱惑。)

不良诱惑有来自校园内的,也有来自校园外,社会上的。请同学们说说来自校园外的不良诱惑。

在学生例举的不良诱惑的基础上,播放幻灯

《金钱的诱惑》

《网吧、游戏机的诱惑》

《毒品的诱惑》

《邪教的诱惑》

是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对每个同学个体而言,每一个人受到的诱惑都是不同的。例如:很多同学都喜欢上网吧,玩游戏。但确实也有同学从来不去网吧,网吧对这些同学就不是诱惑,也就是说,每一个同学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诱惑的天空”

l     争论——
     
怎样解决学生迷恋网络游戏

l     根源在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非法经营的网吧,解决之道在于取缔这些网吧。

l     根源在于青少年自身缺乏抵制能力,解决之道在于约束和教育青少年。

拒绝"网毒",做健康的中学

20世纪,因特网诞生了,地球变得如此之小,无限风光近在咫尺;同时,世界也变得如此之大,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事物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也跨入伟大的"网络"信息时代,2000年全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000多万人,各地的"网吧"遍布大街小巷。
网络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现代科技的骄傲,它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部分中学生几乎天天泡在"网吧"中整夜不回家,有的同学甚至发展到白天上课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政府缺乏对大量充斥着暴力、色情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网站的控制,管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个别中学生也以为在没有道德和法纪约束的虚拟世界可以肆意妄为。网上无德,不算无德;而经营者更是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以赢利为目的,无证无照经营,超时经营,超范围经营。于是,"网吧"里乱七八糟的游戏,庸俗不堪的聊天和大量淫秽的图片,便成为电子海洛因,吸引着中学生,而那些意志薄弱者便倒在这网毒下了。
网毒的出现并非网络发展的必然,也不能归于网络技术,更不能限制网络的发展。当前,我们中学生对网络技术还不很熟,只会运用它发泄和勾通。还不会用它为自己获取知识和能力,参与社会竞争和社会服务。因此,我们中学生在学校要认真学习电脑课程,丰富计算机知识,培养自己对电脑的爱好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网络文明意识,明是非,辨美丑,文明上网,常去文明网站,常浏览健康的内容。同时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上网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健康发展的中学生。

毒品的诱惑

l     毒品在中国的历史

l     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

l     毒品再次威胁中国

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之下,毒品又沉渣泛起。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了百万,这一数据令人震惊。

 

邪教的诱惑

l     法轮功的受害者——陈果

l     某音乐学院攻读瑟琶专业的小果,成绩优秀,是一个人见人爱大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竟然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自焚事件!火焰将她美丽的生灵烧得体无完肤。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的光明前程,就这样被法轮功彻底葬送了!

l     法轮功的受害者——刘思影

刘思影是一年级的小学,受妈妈的影响迷上了法轮功01123,她和妈妈还有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到天安门广场自焚。

     思影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317抢救无效,带着一身被汽油烧伤的灼痛和对妈妈的不解和怨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l     法轮功的受害者——常伯裕

l     常伯裕是辽宁的一个退休工人。自练习法轮功,几年来有病不肯吃药。儿女多次劝他到医院看病治疗,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4925.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