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认知目标
理解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从多方面利于自己的成长,提高学生对锻炼良好心理品质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1、能够对教师所提供的较为复杂的道德情景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进行初步的分析。
2、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健康心理是培养良好道德品格的重要条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康心理对青少年成长进步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从而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分析:第二框总体内容
从重要性上讲,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自己的成长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是心理品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第二框总体就是教学重点。至于本框的四个教学要点哪一点更重要,相互之间难分仲伯,因为角度各不相同,各有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因此,究竟哪部分内容是教学重点,各位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而定。

二、教学难点 分析
教学难点 是每一要点后面都有的释理部分,即要点之所以能够成立的道理分析。这里的"讲道理"既很概要,又比较深入(相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要重视榜样示范
本框的四个教学要点都是侧重从正面阐析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的,其主要教学和教育目标是明理,同时也负有激发情感和指导实践的任务。无论要达到哪一项教学和教育目标,都需要正面的榜样示范。通过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使学生在搞清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在这里运用好榜样示范法。除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活体字材料,还可选用各种新闻媒体上所提供的更新、更好的材料,当然,更要注意用好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为他们所熟悉、所信服的活生生的材料。具体的运用方式,除了教师或学生的讲述外,还可用录音、录像、图片等方式;如有条件,请当事人自己讲。

2、穿插用讨论法
如前所讲,本框四个教学要点后面都有一段深入明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很有帮助,但难度相对大了一点。建议在这里穿插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读、思、议、辨等学习活动和教师最后的提炼、归纳,达到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设计讨论题,一要紧扣教材中所分析的观点,二要注意口径稍小一点,使学生能讨论起来。比如,第一个教学要点最后的那段内容,可将问题设计成:①你同意"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观点吗?②你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③如果有切身体会,能否说出其中的一条原因来?在学生充分讨论(比如分四人小组讨论)基础上,教师帮助梳理,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这种教学方法如果运用的好,不仅可以使教学难点 化解,还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达到自己教育良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健康?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又懂得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的关系。那么,道德良好、心理健康对我们青少年成长进步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锻炼和培养心理品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成长(板书)
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张海迪这个人吗?请了解张海迪的同学谈谈她的事迹。
(学生一般知道的不全,教师组织学生听张海迪事迹。)
(事先录好音播放或找材料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
张海迪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这对她成才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张海迪的事迹来具体分析一下心理健康对人成长进步的有利作用有哪些。

1.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掘聪明才智(板书)
提问:张海迪到目前为止有哪些成就?她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成就?
(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因为她具有健康心理。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有务帮助。心理健康的人,开朗大方少烦恼,常能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不断开发智力。心理健康的人有顽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能够克服困难,朝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人都是具有潜能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潜能开发的程度。心理健康对学业和成功起推动作用。心理健康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所以能促进潜能的开发、事业的成功。

2.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增添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方法。(板书)
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人的一生顺利的时候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与困难作斗争。
提问:对待困难有几种态度?而各种态度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结合张海迪事迹回答,教师归纳。)
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大致有二种。一种是有信心、有勇气,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另一种是气馁、退缩、无信心、无勇气、回避困难。前一种是取得成功的态度,后一种将一事无成。人们要想战胜困难,必须在精神是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勇气,二是信心。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有目标、有毅力的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强者。让我们再听听张海迪怎样说,她说:"我们的世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越来越强大的病魔,二是更加强大的意志。我每天都在这两者的较量中度过"。"人们常看到海迪穿着红毛衣、剪短发,总是带着微笑,眼睛里闪着逼退一切的光?quot;。(可制成投影。)通过张海迪的事迹,我们进一步懂得: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需要的勇气和信摹P睦斫】档娜嘶岵绞だ训挠缕托判摹P睦斫】档娜艘话隳艹晌钪械那空摺?

3.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板书)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张海迪对生活的态度。
提问:张海迪认为生活美好吗?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当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对我们个人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看到大自然的美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可使我们心情愉快,无形中可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提问: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吗?什么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生活抱着消极态度的人,他们心情不舒畅,不会积极主动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而对生活抱着积极态度的人,他们心理健康,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实事求是地评价事物,感受人生。美好的生活又会促进他们更加积极进取……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像张海迪这样心理健康的人,能积极主动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能使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获得向上的力量。张海迪身残志不残,不断进取,这与她时时感受生活的美好是分不开的。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看待、评价事物,因而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4.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
提问:道德高尚的人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张海迪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张海迪做人的准则"活着,并且对别人有用"是高尚的。她把5万元稿费捐给贫困地区尚楼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残疾少年杨晓霞、杜秀秀都得到过张海迪的资助;张海迪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这些事迹都说明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提问: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有没有思想波动呢?如果有人不理解她,她又会怎样做呢?
(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她一定会有思想波动的。但她会坚持正确的想法,排除消极因素,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因为,张海迪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她性格良好、意志坚强、善于自制,这使她能抵御不良社会影响。另外她开朗合群、乐于交往,这样她就会尊重别人、关心帮助别人。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张海迪的事迹重点了解了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张海迪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生活中强者。

[巩固新课]
(1)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进步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在国外体育运动队中大部分都没有心理健康医生?请结合本课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4801.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