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一例 胜似千言]一例胜千言

七年级英语教案 2017-0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英语教案】

 

教学案例及反思---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内容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对一堂听力教学案例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过程 分析及反思,提出了一些教学逆向设计方式,重新审视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策略和新的教学观念,以此来促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教学案例 逆向型教学设计 反思 整体语言教学

一、背景:

1、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界人越来越关注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而教学案例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行为的探究和记录,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与比较,及时将成功,失败与反思一课一课写下来。这最真实的教学手记可以促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没有反思的教学不可能深刻,不进行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长。教学案例分析将促使教师主动地将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行为更加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2.教学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案例具有鲜活性,问题的具体性,内容的广泛性,答案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点使教学案例显示出它的有效价值和生机。

(2)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它重视教学过程 。它体现“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反馈矫正,最终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事实求是的教学设计。

(3)教学案例为教师之间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3.《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根据现行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 Book1A中的部分听力材料相对比较难,为了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为了逐渐在高三年级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八级目标描述:

.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

.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

.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

.能听懂委婉的建议,劝告等。

在本案例中,笔者考虑是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听力活动中学生遇到的哪些具体问题

.作为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通过实践---反思怎样优化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二、微型教学案例

1.教案设计模式:逆向型

什么叫逆向型教案设计---“首先在大脑中产生一种关于结局的认识意味着对最终目的清晰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你的现在,为了使你的行为一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你必须明确意识到,你终究将归何处。”-----斯蒂芬-R-卡费。逆向设计可被看做有目的的任务分析。即假定有一个任务要完成,我们怎么做?它与常规课程相比较,它是逆向的,却是顺向的,合理的。

逆向设计步骤:

课程的逆向设计遵循以下程序,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三步,如图所示。

步骤1确定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他们应该理解什么或着能够做什么?

步骤2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理解的标准与措施:根据逆向设计的策略,我们应当确定一系列的标准或方法,以评价一个学习单元或课程。如图所示:

步骤3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习活动:完成前两个步骤的设计之后,我们进入逆向设计的第三步,即教育者可以开始进行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设计。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为了行之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及技能(程序)储备?

.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

.为了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当如何组织教学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使教学最为有效?

.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于实现这些目标?

.所有的设计都具有一致性并有效吗?

总之,在确定好预期的学习结果及相应的评价方式之后,教师应当提出明确的指导学习的计划,它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内容及具体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教学行为是最终实现理解的措施。因此,一个完整的逆向设计即是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成绩的评价及我们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学习指导都指向它。

微型教案实录: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 Book1A) Unit1 Listening(P2)

(备注:宋体表示课前,斜体表示课中,黑体表示课后,表示课堂反馈效果。)

确定预期学习目标:

1.Students have now been at the school a week or so, each of them may have made some new friends in the new school.

2. They are teenagers so they know something about friend ship and the problems between the friends.

3. They also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expressing themselves clearly because they are lack of some useful vocabularies.

4. Encouragestudentstothinkandfriendshipandactivatetheirrelevantvocabulary.

5. Lear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in the friendship.)

教学过程 、校正、反思如下图所示:

教学过程 

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学习目标

活动方式

Warming Up

(pre-listening)

讨论式

问答式

While-listening

1.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the first part), pick u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get the general idea.

Listen to the last two sentences twice

2.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the second part),pick u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get the general idea. Repeat the last two sentences twice

Listen again

3.True or False(略)

4.Fill the blanks(略)

5.Finish the exercise(P2)

听听写写

听听议仪

听听说说

听听做做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work

Happy ending

1.yourcommonfriend

2.yourtruefriend

(suggestions略)

3.Howtomakeafriend

(suggestions略)

讨论式

上台演讲

Homework

Make a friendly card you’re your classmate and share them at the class the next day.

 

课后札记

1、语篇过长,语速快,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检测

2、建议:请一位口语好的学生替代录音机可能效果更好

 

教学方法:对材料进行了重新编排(分解-整和-分解)

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方式

三、教后反思:

思考一: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经验的结晶。教学案例模式要认真学习,但要防止教学案例的模式化,提倡教学案例个性化。本教学案例简易、清楚、重教学过程 ,重教学反馈,体现了在本班、本教时、本时段的有效教学过程 。

思考二:听力材料是知识信息的储备库。要使知识信息被学生接受吸收,必须根据学生的课前、课中的实际水平,按照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科学的教材处理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许多课堂听力训练在大段的讲话完毕才作出反应,结果这种反应与其说考查理解还不如说考查记忆。根据不同的学生,听力材料处理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有时需要整合,有时需要分解。

思考三:精讲多练是有好处的,但让学生有大量机会去听同学、老师讲英语也很重要。非正式的教师谈话与同学谈话是很好的有实际意义的听力材料。这种谈话、讨论可以使紧张劳累的课堂学习得到放松。

思考四:“整体语言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 中,始终把听、说、读、写看作一个整体,既有联系,又相互作用。坚持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在每一堂课中,口语、听力、阅读、运用都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听中有说,读中有写,写后又所,听完再写。这样,使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觉,彼此配合,相辅相成,使学习的内容迅速转化为实践作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主要参考书目]:

1、【Grant Wiggins &Jay Mctighe】《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John White】《The aims of education restated》《再论教育目的》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12

3、宋虎平《行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4、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5、丛立新《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6、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英语课程标准》

8、《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9、《江苏教育研究》南京《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出版2003.3-9

10、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PennyUr《听力制胜要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ingyujiaoan/491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