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是重点。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用微机课件展示:一只小白鼠生活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另一只小白鼠生活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钟罩内。教师配合课件,提出问题:(1)这两只小白鼠哪一只先死去?(2)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原因吗?
学生回答之后,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小白鼠生活的环境,将b装置用黑布罩起来。教师讲述“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中装置,结果,他发现b装置中的小白鼠不久就死了,而且寿命比a装置中的还短”。这时,请全班同学讨论:这是为什么呢?
从而得出:不仅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引出本节课课题: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
由此导入配以形象画面,提出问题,引出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也从中引入下一阶段的教学。
2、过渡: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
3、讨论: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课件展示以下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某些器官如种子。
(2)选择实验场所: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为什么?
(3)怎样才能检测o2含量的变化?(o2可助燃,缺o2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4)怎样才能检测co2含量的变化?(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教师可演示:口含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使石灰水变混浊)
4、实验
实验一:人呼吸会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
事先准备好的澄清石灰水,分组进行操作,一名学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吹气,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就知道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人呼吸时会呼出很多二氧化碳,我们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co2含量的变化。
实验二:种子呼吸时吸入氧,放出二氧化碳
大屏幕:材料用具: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固定蜡烛的燃烧匙,火柴,广口瓶;带漏斗和玻璃导管的塞子,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盛清水的烧杯。
实验:学生上台操作,把种子密封。
实验完毕,学生上台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结论(用课件展示):
 
  过渡:以上我们是用活着的种子做的实验,如果换作绿色植物的话,也是这样吗?
5、演示:用绿色的叶片、较小的水果如圣果等植物体的一部分做实验,放入密封的黑暗的容器中,一定时间后,放入燃烧的蜡烛,通过蜡烛的熄灭,证明绿色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需要氧气。可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活的叶片,种子等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12
过渡:现在我们对呼吸作用有了一些认识,那么呼吸作用放出的热,也就是能量是怎么来的?请大家阅读课本73页,到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中找寻答案。
6、演示课件: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7、讲述: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在此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失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根对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
8、提问:(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怎么来的?(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公式
课件:呼吸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公式
9、讨论(表格):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部位 含叶绿体的   细胞 所有活的     细胞
 ②与光的关系 在   光   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     都能进行
 ③气体变化 吸收 二氧化碳 放出  氧气 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④物质变化 合成         有机物 分解     有机物
 ⑤能量变化 贮存      能量 释放 能量
联系 ⑥呼吸作用所分解的   有机物   ,正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  能量     ,正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    释放   的能量。
10、思考题 :
(1)干燥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同是有生命的种子,课本为什么不选择前者呢?(萌发的种子生命旺盛,消耗的氧多,效果明显)
(2)刚刚收获的种子为什么要尽快晒干?(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
(3)居室放置过多的花卉,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91.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