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视频|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5.了解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讲述、分组讨论、分组实验
五、教学工具:实验用具、挂图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9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节  血液
 
 
资料分析:
观察书上血液分层的现象
 
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
分析、归纳血液的组成
资料分析小结
一、血浆
1.  主要成分
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2.  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实验: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引言] 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每一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吗?课前我让同学们把所关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资料分析]
1.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2. 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讲述]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称为血浆;最下层是深红色的液体,中间是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红细胞和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那层。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
[设问] 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它里面溶有多种物质。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看血浆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讲解] 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此外,血浆中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可见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设问]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同学们,你们有过做血液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血液常规化验的过程吗?12
[实验]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
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让我们亲眼看一下人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基本形态。现在就请同学们
预习课文中的实验,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讨论题]
1.  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 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 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提出问题、展开联想
 
 
根据课前准备,自由发言,提出有关血液方面的问题,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互相补充
 
仔细观察血液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比例
 
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理解rbc、wbc、hb、plt的意思并关注各项的测定值
 

从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来分析,师生共同小结血液的成分
 
 
 
认真听讲、记录
 
 
 
 观看课文图9-2血浆成分示意图,了解血浆成分;并结合血液的组成,思考血浆的功能
 
回顾并讨论医院的血液常规化验的过程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
 

 思考、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评语:
本节公开课能把握课题的重点、难点,并能较合理地运用好教材;能根据课题运用自制教具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学过程能使用探究性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能较好地体现课改的精神。能有效地对课堂进行组织、管理、指导与调控,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认真,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学演示与操作准确、熟练,自然得体,课堂教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教学风格。
.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86.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