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一、血液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说出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1、一些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系统)逐步分解成(简单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我们呼吸运动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新授:
问: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血液)
上面所说的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液来运输的,而血液就像是流过田野的溪水,灌溉了两旁的田地,给它们带来了养料并将废物带走,而这些田地就像是我们体内的细胞
2、血液是呈什么状态?(液态)
   3、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猪血、鸡血不是液态的呢?(凝固)
出示“血液分层图”,请同学们思考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几层?
血液的组成
 成分:(90﹪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液 红细胞    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白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
                                                                     薄,呈白色。12
血小板
你有过作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检验科的医生从我们身体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载玻片上制成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知道检验科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图)
学生思考讨论: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4、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呈白色?
学生自行阅读课本p25--27然后完成表格。
分类 形状 数量 细胞核 大小 功能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
(plt)     
1、 红细胞
顾名思义,呈红色,提问:为什么红细胞呈红色?(含血红蛋白)
提问: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氧含量高,与氧结合;氧含量低,与氧分离)
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存在才赋予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用幻灯呈现一张医院的贫血化验单,并让学生了解各项目中英文的含义。(贫血的实质不是血量少了,而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贫血时一般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现象,这时由于血液运氧能力低下,身体缺氧所致。
2、 白细胞
白细胞在我们人体内的作用就跟白衣护士一样,杀灭病菌,起到保护和防御的作用。有人验血发现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值,这说明什么问题?(有炎症)
发炎是对抗细菌感染时死伤阵亡的白细胞。发炎的现象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的防御反应,这多数都是由于细菌入侵到组织里面,而局部就起了炎症的反应,血管扩张,而且有由大量的白血球也驱赴局部加入战斗,血液的渗出物和多种的杀菌的抗体物质也奋起抵抗,形成多兵种的围歼战,如果我们的组织不会发炎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不设防的人,细菌就会很容易跑到血液里,从而导致败血症了,这是十分可怕的结果。
3、 血小板
血小板的作用就是凝血,
介绍“血友病”,由于患者血浆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患者的血管破裂后,血液较正常人不易凝结,因而会流去更多的血。体表的伤口所引起的出血通常并不严重,而内出血则严重得多。内出血一般发生在关节、组织和肌肉内部。当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发生时,常常危及生命。
那么是否血小板越多越好吗?太少可以吗?
【巩固练习】
1、将10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是(   )
a、呈暗红色的红细胞            b、呈淡黄色的血浆
c、呈白色的白细胞            d、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2、红细胞的形态为(   )
a、两面凸的圆饼状   b、球形   c、不规则形状   d、两面凹的圆饼状
3、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   )
a、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b、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c、止血和加速凝血                d、吞噬病茵,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4、红细胞有一种红色含        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
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主要是运载_______,运输______和废物。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71.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