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_《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3.3.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⑵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⑶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在实践中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的科学素养。⑵在学习中处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物科学的美 。⑶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二、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启发法、分析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⑴ 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⑵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⑶ 解读实验数据的技能训练;2.教学难点: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四、教材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而水又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本章教材从多角度使学生深刻认识绿色植物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主题是“人与生物圈”主线最大的一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是其下的重要二级主题,本节教材虽不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但却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和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学好这节内容对于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这一重点知识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承前启后,非常重要。因此,我对本节教材做了如下处理:1.通过设计“课堂上品尝水果”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了解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2.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些又为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生物圈”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学习方式也有自己的看法,喜欢亲自动手,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营造出轻松、民主、互动的课堂,另外学生也对自己亲身参与课堂小活动倍感兴趣,使学生自觉的融入学习之中。六、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大家说: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吗?大家能不能从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些例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是需要水的呢?认真听课,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例如:养花种草的时候,要经常浇水。当旱灾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所以说,绿色植物的生活是需要水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明确,切入主题,为下面教学环节的进行打下情感基础。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自主探究

猜想探究

与我分享

1、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水能保护植物的姿态。

3、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107页,浏览书本上的内容,试着寻找答案。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吃过水果吧?吃完水果,感觉如何哈?

   为了让大家重温下,吃水果的感觉,现在我请两个同学上来,品尝下老师准备的水果(圣女果和草莓)

   为什么吃完水果,会很清爽呢?

   大家知道,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是多少吗?

那幼嫩的叶的含水量约为80%,树干的含水量平均为50%。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大家试想下,晒干的种子里面有没有水呢?

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证明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分组讨论探究。

问题:哪些小组想把自己讨论出来的结论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提出问题:植物体内如果缺水,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假如一大片的稻田,没给他们浇水,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看书本p107,倒数第二段,大家一起朗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并把他们画起来。

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所以要给他们施肥,大家还记不记得,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什么呀?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的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哪三类?

嗯,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同学们知道无机盐又是怎么被植物体给吸收的呢?

书本p107: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学生阅读课文并做标注。

两个学生上台品尝水果。

学生回答:很可口,很清爽,很舒服,等等……

学生回答:水果里面还有大量的水分。

大约占了90%以上。

认真听讲

学生回答:有。

学生讨论后回答。

取一些晒干的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火上烘烤试管的底部,不一会儿,在试管的内壁上会出现一些小水珠,说明晒干的种子里面也含有水。

学生回答:软软的,皱皱的,东倒西歪。

学生齐声朗读并画出知识点。

知道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并进入各个器官。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提供无机盐

学生回答: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

学生齐声朗读并画出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从多方面的感觉去体会、思考问题。拓展知识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循序渐进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培养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通过朗读,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觉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12

回顾旧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层层递进,最后引出无机盐;从而过渡到“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

通过朗读,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觉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资料分析课外拓展

小组合作探究书本108页一起欣赏下列四幅图:⒈沙漠上的不毛之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沙漠?位于哪里?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大荒漠;⒉沙漠上的植物1和2两幅图,同样的一个地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⒊锡林郭勒的草原⒋长白山的森林讨论题:⒈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⒉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的北部。学生回答:由水的多少造成的;小组合作讨论两道讨论题学生书写:⒈沙漠上降雨量很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某些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者地下水较多的地区。⒉长白山地区的降水量较锡林郭勒的多,有足够的水供植物生长。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引导学生把左右两幅图结合起来看,培养他们学会通过做对比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在合作中,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课堂反馈练习

我展示

我提高课课精练p57-58页逐题讲解

请个别学生起来回答学生认真做题,及时回顾所学知识点;

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做练习及时巩固知识点,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小结

我收获

我快乐

升华主题小结下这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一、植物的生活需要水⒈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⒉水能保持植物的姿态。⒊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植物保护水资源,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学生谈收获

反思重新归纳总结知识点,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再次有个全面的把握。培养学生节水意识,情感升华。

家庭作业

我奋斗

我成长

课课精练p56页:

知识要点,每点写2遍;

记下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及时回顾知识,加深印象。七、板书设计

3.3.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能保持植物的姿态。   3.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62.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