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目的 知识方面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认识到保护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动态平衡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方 面 培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及综合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的平衡;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
关键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教法 综合分析法,资料分析 教具 有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1、什么叫传粉?
2、植物有几种传粉方式?
3、什么叫受精作用?
4、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导入新课:
从空中到陆地乃至海洋,从热带到温带乃至极地,到处都有生物的存在。生物圈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活动: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
关系
1、 举例乐的日常食品与绿色植物之
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回顾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意义
 

复习上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与交流,使学生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对人类及整个生物圈的作用.

着重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来谈绿色植物的意义.
 日常饮食种类  
直接关系 米饭      
间接关系 牛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2、 举例说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绿
色植物之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通过对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延伸学习本节课知识.
森林:“地球之肺”,绿地:“城市之肺”
绿地,包括工厂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学校机关绿地、路旁绿地、林荫道、花园及房前屋后绿地等,是城市里所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各种燃料燃烧及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加。当二氧化碳由原有的0.03%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 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据研究,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 kg,放出氧气732 kg; 1公顷柳杉林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20 kg;氟化氢气体通过20米宽的林带后,其浓度可降低40%以上;1公顷刺槐每日能吸收氯气42 kg;一般树木都能吸收铅,夹竹桃能吸收汞等。1公顷松柏树或松林,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 kg的杀菌素,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据调查,森林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只有 300~400个,仅为林边空地的 1%,而林中空气的含菌量约为城区百货商店的十万分之一。
 日常生活用品 
直接关系 竹椅      12
间接关系 丝绸      

二、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氧气21%,二氧化碳0.03%,78%氮气
1、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约1t,释放氧气约0、73t;
2、1hm2公园绿地,一天吸收二氧化碳900kg,释放氧气600kg.
3、人类的各种活动,工业生产、汽车、轮船的广泛使用,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失调。
三、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 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2、 森林能涵养水分。
3、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小结: 
回忆呼吸作用的意义。
学生举例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教师出示资料: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学生讨论
回忆蒸腾作用联系植物的意义.
教师出示生物圈水循环的flashy课件。
学生观看。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续:一个成年人的呼吸作用,每天需要氧气约为0.75 kg;城市人均生产和生活耗能需氧量约7.5 kg,这些氧气40%来自海洋,其余60%由绿地来提供。据此计算;城市每人需要绿地61.5平方米,才能保证城市居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据日本调查,城市绿地面积低于市区面积60%,城市居民呼吸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虽然地价昂贵,政府仍要求新建工厂要有20%的绿地,机场、赛马场必须有30%的绿地。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保护组织已作出规定,城市居民绿地标准为60平方米/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51.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