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形成小班教案|三、听觉的形成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

三、听觉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以及各部结构在获取声音信息中的作用。在了解了耳的基本结构后,听觉的形成过程就容易理解了。课文中的身边事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打电话”的游戏引入的,这个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活动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一方面告诉我们声音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传导,另一方面启发我们,小盒(可比喻成鼓膜)的震动发出声音,因此在学习鼓膜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游戏中的“小盒”。探究竟是通过图文资料,配备小辞典,让学生认识耳的三部分结构及每部分结构 所包括的器官,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对学生来说,内耳的结构比较复杂和和生疏,可以利用耳的模型来进行教学。实际用中阐述了对晕车、晕船等常见现象的解释和用耳的卫生常识,这些知识对学生都是很必要的。学生分析学生对耳的知识应该有一些初步认识(尤其是外耳和中耳),但对完整的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可能不清楚,因为这些知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会有较大的兴趣。设计理念本节课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式: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每一个人时时都在利用耳获取信息,因此要注意 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用中以及其它常见的生活现象都可以在探究竟的过程中作为事例加以分析,以提高学生对耳的认识深度并提高其兴趣。2.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利用课本上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耳的结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加以解决,教师只在难点处(如内耳)加以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描述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情感性目标:养成良好的用耳卫生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自制声音传导实验的简单装置,备用;耳的结构图或模型等;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制作听觉形成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身边事 方法一:用录音机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正常听和堵住耳朵“听”。 为什么堵住耳朵后就听不清声音了呢?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探讨一下耳朵的秘密。 方法二: 教师讲一个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开始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以后声音渐渐变小,直至学生听不清故事的结尾。 板书:三、听觉的形成探究竟1.组织学生用自制的装置做声音传导实验。 请同学们分析:声音的传导靠什么? 为使学生对声音的传导有更准确的认识,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的办法是趴在铁轨上用耳听声音。这是为什么? 人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 2.由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耳的结构       在学生自学在基础上,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模型。   提问:想一想,耳的各部分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大家谈    声波可以通过空气传导,从鼓膜、听小骨 传到内耳。此外,声波还有什么途径也能传到内耳?(让同学做磨牙的动作)两者的传导结果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根据自 己的理解,写出听觉的形成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外到内显示耳的结构并动画显示声音由外耳进入到内耳并形成听觉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全班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鼓励知识链归纳总结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实际用生活中,有不少人容易晕车、晕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和听觉呢? 布置作业: 想一想1.  耳朵里进了水,或者用棉花塞住耳朵,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 2.  当周围有巨响时 ,为了保护听力,一般要张开口,这是为什么? 课堂小结:(略) 试试看正常听和堵住耳朵“听”,交替进行。 谈出体会。 引起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思维转入本节课题: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引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思考。 两个学生为一组,分别按课本要求做声音传导实验。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导要靠媒体(如空气、实验中的小绳、铁轨等)。①观察教材中的彩图,对照彩图、小辞典进行自学。②学生结合模型互认耳的结构。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同学做磨牙的实验,交流感受。 通过牙齿的振动将声音传导到内耳,叫骨性传导。骨性传导,声波不通过鼓膜传导,速度较快,但听觉声音较小。空气传导声波通过鼓膜,可使振幅增强,听觉的声音较大。  ③学生认真观看,尝试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也可进行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进行。 听觉的形成:     振动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 蜗 冲动                   传导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阅读课本p81,梳理本节的知识,并交流心得。可随时质疑老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分组讨论并体验。 师生共同进行。 1.切断了声波的传导 途径。 2.为的是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 骨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保护鼓膜,以免被震破。 学生体会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47.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