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重点)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重点)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重点、难点)技能目标:尝试解释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重点)情感目标:1、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的愿望。2、进一步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三、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知识。2、flash:(1)普利斯特莱实验;(2)光合作用。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靠太阳吗?植物靠太阳干什么?[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讲述]: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书上为我们介绍了3个经典的实验来解释。 齐声回答:进行光合作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合作用的发现    [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思考题]: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讲述]: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思想题]:1. 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 2.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实验一]: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是互利的。植物能放出使蜡烛燃烧和小老鼠存活的气体。  以4人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一。回答:柳树增加的质量是80公斤,土城少的质量是100克。直观地发现柳树增重的原因是水。结论: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三组同学代表尝描述实验一、二、三。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的。[实验二]:在光下没有蜡烛,植物无法生存。植物需要蜡烛燃烧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实验三]:在光下,没有植物,蜡烛无法燃烧;在光下,没有植物,小老鼠无法生存。说明蜡烛燃烧时耗尽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材料三]:20世纪,希尔的实验。[讲述]:希尔带着氧气是由叶绿体在什么时候产生的问题,把植物的叶片烘干后,碾成粉,然后把叶绿体和叶绿素一起提取出来,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发现光照射有混合物上时,出现了气泡,当光照停止后,氧气流也就停止了。[思考题]:1.该实验中,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的变量是什么?2.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3.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讲述]: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请小组讨论并完成书上p80的图6-3(光合作用示意图)。[实物投影仪]:展示每个小组的结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外界获得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有机物, 纷纷举手说出结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二氧化碳和阳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思考并回答:1.变量是光照。2.研磨过滤后的绿色叶片在阳光下放出气泡。3.有光照时,有气体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气体。  小组讨论,并在书上填写。   跟着老师的引导理解。12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释放出氧气;植物把太阳能变成化学能。[提问]:请同学们尝试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光合作用。[小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叶绿体 [提高]: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化学分子式(co2,o2,h2o)。    [讲述]: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尝试着在书上写下公式。  修正自己的光合作用表达式,认识到光合作用的6个要素。  五、板书设计:

第3单元  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  光合作用需要水2、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  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的。4、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六、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  光合作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2.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贮存在________________里的能量;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过程是指简单的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二、简答题1.  在希尔实验中,为什么在光下叶绿体滤液中有气泡产生,而在暗处无气泡产生?2.  分析范·海尔蒙特、普利斯特莱、希尔实验的基本原理,归纳这三个实验的结果。3.  羊吃草与光合作用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尝试画一幅图来表现这种关系。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640.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