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课题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 1.通过观察水循环的动画,从整体感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尝试总结,归纳。
2. 通过分析数据,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3.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过程与方法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认同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重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难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学法引导 观察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汇报方案,联系生活实际。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1)水循环的动画课件。
(2)图片及数据资料。
(3)干的小麦种子是否含水的实验装置。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学生课前准备:
(1)完整的活的植株体,或植株体的各个器官。
(2)相关的图片资料及数据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1、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一:观察动画课件,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归纳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二:从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中探究生物圈的水循环,并建议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示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由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启发引导,分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质疑。
1、  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a)       植物体内含有水
b)       水对绿色植物生活的作用: 方案一:
观察各小组自带实验材料,探究得出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含有水,即植物体内含有水。
小组讨论设计干种子中是否含水的实验,汇报方案。
方案二:
数据资料,讨论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举例说明。 指导观察
倾听
演示实验
出示数据
指导数据分析。
分析
2、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方案一:
各小组的资料分析,讨论,典型汇报。
方案二:
小组讨论,分析图片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典型小组的汇报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图片资料,
引导分析。
3、  技能训练:
解读实验数据 方案一:
小组合作完成,组间交流。
方案二:
个人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悠扬的音乐,同时诵读唐朝大诗人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启发学生想象,提问“自然界的水从哪来的?去向如何?奔流到海就真的不复回了吗?”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并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诗句大胆质疑,得出结论。教师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画,指导,通过讨论,归纳出生物圈中水循环图解。学生从整体感知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12
  教师提问:植物的生活如果要离开了水,将产生什么结果?启发学生想象。学生据已有经验得出结论,既然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那么它的体内会有相当的水,同时水对它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带的实验材料,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植物体内含有水,再用数据资料说明,学生生活经验交流,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水对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师问:“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晒干的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同学讨论,设计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水是植物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
  3.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同学通过图片资料,结合地理知识,谈一谈水对植物的分布是否有影响?小组讨论得出水对植物的分布会有影响。教师引导典型小组进行阐述和说明,然后教师出示课前查找的资料,进一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问“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那么水是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教师出示同一座山山顶,山底均有植物分布的图片,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进而明确: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阳光、温度等。在此 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4.解读实验数据:
  参照教材p109页技能训练,出示提纲:
  1、小麦的生长经历几个时期?
  2、每个时期的须水量分别是多少?
  3、哪个时期平均每天的须水量最大?
  4、须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怎样?
  5、计算每时期的每天须水量,并画直方图。
  教师组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然后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优秀图例。以便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研究性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水是循环流动的,那么自然界中的水的资源是否用之不尽?我们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保护水资源?各小组写一篇报告,优秀的报告我们通过壁报展示。
教学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08.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