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七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

第一节   免 疫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文字材料,让学生通过研读文字材料,弄清抗原、抗体的概念,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过补画教材中免疫过程示意图,验证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理解程度,从中理解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过程和特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点,区分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不同点。 特异性免疫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较抽象,且概念性的知识较多,所以教材注意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教材举出了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变化及结果来解释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又设计了学生补图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了学生对科学勇于探究的兴趣源。 学生分析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非常强烈,虽然不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积极思考讨论,且勇于创新,教师应尊重学生,放弃“权威”、“地位”,做普通的参与者,平等的参与。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机会。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真谛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尽管全班同学的理解能力和创新 思维都存在差异,但我们要尽力挖掘每一位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活化自己的角色,做学生中平等的参与者,深入学生了解探讨情况,掌握信息,适时给予准确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教学方法     采用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投影演示法。 学法指导: 1、自学阅读法  通过学生的自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自学阅读能力是学生顺利的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佳手段。 2、语言表达法  它是一种以语言表达为特征的学习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语言,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应用活动法  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开展一些探究、调查、访问、讨论交流等活动,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生物学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的习惯,形成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描述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 计划免疫的意义。 技能性目标: 运用免疫知识来揭示生活中人体出现的免疫现象。 情感性目标: 关注计划免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一、挂图 1、淋巴系统挂图 2、内分泌系统挂图 二、投影片 1、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投影片 2、淋巴器官位置、数量、功能表一张 3、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较表一张 4、练习题投影片 三、其他:预防接种证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顾从出生到现阶段的人生旅途中,是否有过打预防针的经历?找学 生谈一谈打预防针的感受及目的。时至今日,你懂得为什么通过预防接种,能够获得终生不患相应的疾病呢?这里的奥妙在哪里?要搞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了解“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进行新课: 通过上面问题的探讨,点出为什么打了疫苗,就不容易得相关的病症后,请同学们分小组完成探究竟的活动。 1、阅读文字材料,理解免疫过程中的道理并进行组内交流,从而了解打了疫苗就不易得相关病症的原因。“阅读”可调动学生用眼、用脑,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不可包办,以免影响学生自身求知欲,限制学生的主体发展。 教师展示“天花病毒 侵入人体”的投影片:  123

侵入     产生                    消灭 天花病毒——→人体———→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刺激 —―→新的天花病毒。                 刺激淋巴细胞                侵入    请学生解释免疫的过程,并指出此过程中的抗原——天花病毒和抗体——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以此来加深对抗原、抗体概念的理解和对免疫过程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图7-3人体内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部分示意图补画完整。 学生亲自补画图,是反映学生对材料理解的情况,也能够体现每个学生对阅读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教师应选用学生的“杰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大家点评,从而尽力挖掘每位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教师要平等的参与,并适时给予准确评价,尊重学生,让其能自由发表见解,从而来用学生的语言进行小结:甲肝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内 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一定的抗体与抗原相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使病 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以后,抗体仍存留在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地被体内存留的抗体以同样的作用加以清除。 3、通过上面的实例,请学生总结这种免疫的特点。 讨论小组长控 制讨论进程,让每一个组员都有均等的发言资格和发言时间。指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人体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他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我们把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 4、教师展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表格”投影片,请学生讨论后选择填写,并进行表达交流,同时探讨两种免 疫的关系。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范围特性形成作用

a.非专一性     b.专一性     c.强     d.弱     e.后天逐渐形成   f.机体仅对某一种异物(或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g.生来就有 h.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学生小结两种免疫的关系: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就动员全部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与之进行斗争,但非特异性免疫如上表所示,它的作用力较弱,由此人体进行调整后,利用特异性免疫使人体保持正常状态,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 讨论:为什么患过痢疾的人,还会患痢疾?而有些病(如“天花”)得过一次,医生就不会在患这种病呢? 对于上述问题,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最终总结出统一的答案:人体患有利疾病主要是通过饮用不洁净的水和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病原体主要侵染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在人体内没有进行特异性免疫。而有些病,如麻疹患者或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在体内产生终生具有抵抗麻疹得抗体。所以一生不会患此病。 5、人体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而衰老、死亡的细胞没有在体内堆积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可根据自己补充图7-3的经历来回答:可能有一些类似淋巴细胞的结构来充当体内的“清道夫”。教师由此指出,这些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密切相关,从而提出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展示“淋巴器官位 置、数量、功能表格”投影片 123

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来源:学科网]位置甲状腺之下紧贴气管、大气管的前面。多集中于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处。位于腹腔的左上部。数量左、右两叶。多数。一个。功能胸腺激素可刺激淋巴组织的生长,并促使其产生淋巴细胞。在幼年时胸腺促使这种 免疫功能的发育,成年时帮助维持这种免疫功能。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产生白细胞,内含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

展示上述表格后,结合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挂图,了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并帮助学生了解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使学生意识到人体通过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获得免疫能力。 6、以“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入手,(建议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分析此问题,将问题的内 容分成几个角色,如医生、患麻疹的同学、患者亲友、老师等,分别让几名学生扮演,演出一个小短剧,将此问题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给大家。)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充分发挥,各抒己见。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此人曾得过麻疹,病愈后在体内产生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的抗体,他一生不会再患此病。由于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生活经历有限,可能顾及不到注射疫苗的问题,只能回答出一方面的原因,由此教师可提出,此人不患麻疹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学完以下知识再来补充答案。从而以此问题的探讨来承上启下。  7、展示“儿童从出生到初一年级期间应进行的基础免疫或复种”的投影片(或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预防接种症”),查看一下,在此阶段,接种过哪些疫苗?这些疫苗是抗原还是抗体?它们分别能预防哪些疾病?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并交流。 教师讲述:计划免疫是依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使人群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提出问题:对于上述健康者接触麻疹患者而未患麻疹的遗留问题你能解决吗?请同学们针对自身预防接种的经历,谈一谈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教师应抓住机遇,对学生 进行渗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关心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新课小结:鼓励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本节课的掌 握 要点: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及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并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增强爱国意识。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05.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