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评书】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并采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
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
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板书设计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夏  商  西周  东周
  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七七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

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
(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
(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
(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
(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123
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
(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编辑在大屏幕上;
(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纪设计的汇报思路;
(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其他组质疑;
(5)展示本纪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
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论语》
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于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
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4、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
(教师可小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必由之路,“尊王攘夷”——讲究策略,重用人才等)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
(不是。当周朝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之久时,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它是一个新兴的力量)
2、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旨在联系旧知识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其他诸侯国能否去“问鼎”?(旨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还是周王室的分封国,因此不能去“问鼎”)
4、你知道“九鼎”的去向吗?(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百年后的纪元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在位,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姬延靠着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等周王国被秦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精光)123
5、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轻松五分钟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合、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

给你一个挑战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居中央)

精彩回放
(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并充分发挥互评的作用)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引导补充。例如发言最积极的是谁?问题提得最多、最好的是谁?哪个小组组织的汇报最精彩?谁的“战国七雄歌谣”设计得最有创意?等等。

布置作业
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教师多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计入个人档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57.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