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节课笔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
了解汉匈的和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能力目标: 评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学习重点】
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当时的民族关系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自我检测(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知识点)
时间
1.匈奴的兴起: 人物
经济发展的表现
汉匈战争
2. 民族关系
汉匈和亲
二、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①你认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②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评价材料中的历史现象的?
2.看图谈感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墓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各抒己见
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了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请联系现实,谈谈我们今天的民族关系如何?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呼韩邪单于 b.伊雅斜单于 c.冒顿单于 d.卫青123
2.大败匈奴使之不能与西汉抗衡的重要将领是( )
a.蒙恬 b.卫青、霍去病 c.窦固 d.窦宪
3.昭君出塞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 )
a.赢得边境较长时间的安定 b.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c.有利于民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d.为西汉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大规模攻势,主要原因是
a.匈奴分裂,势力衰弱 b. 西汉国力日渐强盛
c. 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d. “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5.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六、中考链接
1.(XX•芜湖)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
a.冒顿单于,王昭君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 d. 冒顿单于,吕后
2.(XX•聊城)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3.(XX•南京)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4.(XX•宜昌)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
a.鲜卑族b.氏族c.匈奴族d.羌族
5.(XX•潍坊)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识图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是哪一位皇帝派哪两员大将进行的?这次战役的结果怎样?西汉政府组织这次战役并出项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两幅图,你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①战争关系,和亲关系。
②是在昭君出塞以后出现的。
③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牲畜奇缺,无法与强大的匈奴对战,所以只能采用和亲的方式。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富兵强,开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回河西走廊地区!
2.看图谈感悟123
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品质。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②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
3.各抒己见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和睦相处。
五、巩固练习
1.c 2.b 3.c 4.b 5.b
六、中考链接
1.b 2.a 3.d 4.c 5.a
6.(1)汉武帝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2)昭君出塞
(3)民族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暂时的;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56.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详细阅读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详细阅读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详细阅读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详细阅读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详细阅读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详细阅读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详细阅读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详细阅读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详细阅读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