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案例《甲骨风韵》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与活动让学生领略中国最古老文字甲骨文的风韵,了解其珍贵的史料价值。使学生为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的艺术成就感到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探究与活动让学生认识文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通过学生自己刻写甲骨文,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其乐趣。活动准备:
1.师生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甲骨文有关的资料,教师根据其中的一些图片和音像制作成课件,使活动过程更为生动、形象、有序。
2.学生充分阅读、了解所收集的资料内容,分门别类,认真取舍,整理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史料。
活动步骤:
1.本课(节)活动建议安排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之后进行,活动展示时间为一课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
2.活动分组进行,8人一组,主持人一名。
3.活动展示过程由学生主持人控制,让学生根据课余分组准备的史料独立完成,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4.活动展示可采取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一)主持人开场讲话,引入活动主题;(二)走进甲骨文──学生介绍甲骨文的由来;(三)甲骨文大观──展示馆藏的部分精美的甲骨文骨片,并由学生进行解说;(四)甲骨文典故──学生讲述与甲骨文有关的轶闻趣事;(五)甲骨文释义──简单介绍如何解读甲骨文的意思;(六)我会刻写甲骨文──学生动手雕刻(或书写)一幅甲骨文作品;(七)我的甲骨文作品──学生展示自己刻写的甲骨文作品;(八)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老师作适当评述。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讲话,引入活动主题。
二、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
第一部分:走进甲骨文
通过由学生介绍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从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考古发掘、甲骨文的研究、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由来。(此过程要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形象感知)
学生:大家好!我们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甲骨文,许多同学对这神奇的古老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甲骨文的发现与渊源,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们小组在这一方面作了充分探究,首先带领大家去河南安阳甲骨博物馆,让我们一同走进甲骨文。
1.甲骨文的发现。由学生给大家介绍甲骨文的偶然发现经历。
2.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介绍考古发掘“甲骨”的几个重要遗址位置。如,河南安阳小屯村、花园庄东地甲骨坑以及在小屯以及它的周围地区考古发掘情况。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4.甲骨文的研究情况。介绍甲骨文研究状况与几位著名研究者。
主持人:第一小组的展示的非常精彩,让我们对甲骨文的渊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人类进人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智慧的积累,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超越了国界,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些成就是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有了第一个小组精彩的讲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想看看这些神秘的甲骨,接下来有请第二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第二部分:甲骨文大观
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让学生领略甲骨文的风采。
学生:我们这个小组主要寻访了一些古董店,查阅一些书籍,收集了一些精美绝伦的刻有文字符号的甲骨实物和图片,下面展示给大家欣赏。(将实物放在展示台上投影到银幕上)请看:这是我们从古董店了购买的几块刻有文字的甲骨赝品,虽说是仿造的但也可领略甲骨的风韵。接下来,让同学们在古乐声中欣赏出土甲骨实物的真实照片。(播放课前制作的课件)同学们最喜欢哪一组呢?欣赏后请告诉我们小组成员。123456
学生:(学生欣赏完后,提问)在刚才播放的画面中,你认为哪一组最引人注目?
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同学们挺有眼力的。在这众多的甲骨中有两块最值得一提,它们可是精品,还在国外展出过呢!可谓名甲名骨。请看银幕:
(播放这两块名甲名骨的影像。详细资料参照“背景资料”中的介绍)
主持人:我们在第二小组同学们的带领下,欣赏了这些令人陶醉的神奇甲骨。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勃兴。这也使我知道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人和美国人为什么想尽一切办法窃取中国甲骨的理由。
有谁能讲讲与甲骨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呢?
第三部分 甲骨文典故
通过学生栩栩如生地讲述课外收集的与甲骨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学生:我们小组搜集了许多与甲骨文有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由我们小组的几名“故事大王”为大家作精彩讲述。
(故事内容可参照“背景资料”中的“甲骨典故”)
第四部分 甲骨文释义
通过由学生利用实例进行讲解、展示,让学生了解解读甲骨文意思的基本方法。
学生:我们第四小组将告诉大家怎样解读这些神秘符号,相信在我们小组的介绍中,你一定会认识一些甲骨文字。
学生: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传统所谓的“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上,有人发现一些象形文字。例如:代表太阳,代表牛,等等。甲骨文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汉语语法和书法,尽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已非常接近现代的语法和书法。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学生:(将课前制作的甲骨文投影到银幕)下面请同学们辨认甲骨文。1.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么样表达意思的?2.猜一猜右排文字是什么意思。
【1.第一个字是“人”,第二个字是“戈”,用戈砍人头就是“伐”字。(“人”和“戈”都是象形字,“伐”是会意字。)2.右排文字的意思从上向下依次是:人荷戈,守卫的意思;一手执斧钺,一手捉俘虏;人手持刀;用弓射箭;一手拿戈,一手拿盾牌。】
学生:(将课前制作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投影到银幕)请看这两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一幅是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另一幅是十二生肖,请将这首诗歌和生肖读出来,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主持人:同学们在第四小组的讲述中,学会了甲骨文简单的释义方法,这对我们以后学习汉语言文字是非常有帮助的。从刚才的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甚至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创作甲骨文作品,下面就把剩余时间留给大家,爱好书法和雕刻的同学可以自己书写或刻画一幅甲骨文作品。请把你们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开始创作吧!
第五部分:我会刻写甲骨文
学生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对甲骨文的全面认识了解,让学生亲自动手或刻画、或书写,独立完成一幅甲骨文作品,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123456
第六部分:我的甲骨文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甲骨文作品,并从中评出优秀作品。
第七部分:主持人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
第八部分:教师适当对活动进行评述。
【活动结束】
背景资料:
甲骨文渊源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3000多年,约19世纪80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1899年,光绪年间进士、翰林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收集。1899年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建国后殷墟中心区继续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是1973年在小屯南地,为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增添了大量的新资料。在甲骨文的收集整理方面,我国早期的有王懿荣(1845-1900)山东福山人。刘铁云(1857-1909)江苏镇江人,他19XX年编《铁云藏龟》一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从此甲骨文由只供少数学者观赏,摩挲的“古董”,变为广大学者研究的资料。孙让(1848-1908)字仲容,1940年撰《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王襄(1876-1965)天津人,王襄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买者之一。王懿荣虽然最早鉴定并购买甲骨,但他在1900自杀殉国,没来得及对所藏甲骨进行全面研究,因而没有留下此学的论述,王襄不仅有鉴定、购买甲骨之功,还有著述传世,对甲骨学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写的《簠室殷契类纂》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字汇,此书于1920年出版,1925年他出版了《簠室殷契征文》公布了他收藏的五千多篇甲骨中的精品。王襄早年家境清贫,但他千方百计购求殷墟甲骨文,并为保护我国这一古代文化珍品做出了不小的努力。1934年王襄由湖北回天津时,将甲骨和其他什物由铁路局装箱运回天津,但在天津提取托运物品时,发现其他箱物都在,只有装甲骨文的箱子不见了。这些凝聚了多年心血的“宝贝”不翼而飞,真使他焦急万分。后来辗转查找了五十多天,终于在张家口站找到了这箱甲骨,原来,铁路上负责托运行李的人以为此箱中装有无价的珍宝,但打开一看,却是枯骨断龟。幸好他们不知甲骨文的珍贵,故又弃置,甲骨才幸免于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襄失业在家,生活拮据,天津的古董商常去他家,游说他将甲骨卖给日本人,但王襄推说甲骨已存放内地,为了不使祖国的珍贵文物流往国外,他宁肯卖衣物和家中什物维持生活,也不要日本人的高价。抗战胜利后,北京藻玉堂书店的老板和几个高校的负责人到天津和他纠缠了一个多月,要购买他收藏的甲骨,虽然此时物价飞涨,但他仍不为重金所动,一口回绝了他们,王襄后来说:“甲骨是祖国的瑰宝,现在没有新的发现,将来也不会发现的很多,卖给那些大学,都是外国建立的,将来也会流失异帮,等到中国人想研究就困难了。”解放初期,直到1952年,王襄家中仍很困难,董作宾曾从美国来信,询问他是否有意将甲骨售与美国某大学,王襄也一口回绝了。1953年王襄出任天津文史馆馆长,他将毕生搜购珍藏的甲骨文全部献给了国家。123456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殷商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近100字。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一是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二是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错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是占卜者刻写的,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包括商代的所有文字。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用。由于是用刀刻成,不免变形,骤见不易理解。
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从发现至今已80多年,经过许多学者努力,取得很大成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陆续发现有文字的甲骨,如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出土3片卜骨,山西省洪洞县坊堆村出土1片卜骨,北京市昌平县白浮村出土3片卜甲,陕西省歧山县凤雏村出土292片卜甲。这些资料出土地点分散,年代早晚不一,内容简单,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确是中国考古学之新发现。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进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捡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歧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以上,分别藏于中国内地、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韩国也有收藏。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甲骨文一般先刻竖画,后刻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吉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验辞。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画上涂朱砂或墨,有的用毛笔写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写后刻的。123456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甲骨文的内容无所不包: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还是女等等。据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十五六万片左右,甲骨卜辞上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几十个类别之多。再加上大量的遗址遗物的文化遗存,不但记载着大量的商代的历史史料,就是商以前和商以后的好多古史上的问题,也可以从这里探求而获得解决。随着甲骨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上古社会许多不解之谜被学者们一一破译。
新中国的甲骨文发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小屯以及它的周围地区,还不断地发现一些甲骨文,源源不断地为学者们提供新的研究素材。1950年,建国以后殷墟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中,就首开纪录,在小屯村以外的四盘磨村发现了刻字甲骨。此外,不仅在大司空村等地发现了甲骨文,而且在远离安阳的郑州、洛阳也出土了甲骨文。著名学者王宇信认为,甲骨文是商代较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不止在殷墟,也不止在殷王室,而且外地的商贵族也可能在使用甲骨文。他认为,将来会有更多的商王朝方国遗址发现甲骨文。
说到建国以后最大一宗甲骨文的发现,当推1973年的小屯南地甲骨。1972年冬,小屯村民张五元在村子南边的路边挖土以便制作煤球使用。谁知,他刚挖了几锨,就发现下面的土颜色有些异样,随即又发现土中夹杂着五六片带字的甲骨。这位老农也许还不知道,他这一锨竟然挖出一坑甲骨来!张老先生世居小屯,不仅亲身参加过殷墟的发掘,而且有着较高的法制观念。他把发现的甲骨文包好,就直接送到了村西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在此处的办公地点。由于正值隆冬,他们决定第二年试掘。3个月后的第二年开春,社科院安阳考古工作队开始在村南进行钻探。这次发掘分两次,进行了7个多月,出土刻字甲骨5335片,其中,龟板5260片、兽骨75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殷墟发掘出土甲骨文字最多的一次。
殷墟甲骨文共有三次重大的发现。除了1936年发现的h127坑、1973年发现的小屯南地甲骨外,1991年,还发现了一个著名的花园庄东地甲骨坑。1991年秋,为配合市政筑路工程,考古工作者在花园庄一带进行钻探。在花园庄东100多米处,于地下3米深左右,探出了许多无字的碎甲骨。考古工作者发掘到距地面1.2米时,发现了一坑甲骨,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甲骨片,其中多数是龟板,细小的字体清晰可见。由于甲骨极易破碎,紧急之中,考古工作者又想起了当年发掘h127坑的办法:搬家!他们做了一只其大无比的木箱,把这坑甲骨就地套住,上下一封。起重机吊起了这只4吨重的大木箱,半个多小时,就运进了考古工作站。经过两个多月,甲骨全部清理完毕。这次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卜骨25片,共有刻辞甲骨579片。尤为珍贵的是,这次出土的甲骨以大板的卜甲为主,完整的刻辞卜甲就有300多版!刻辞内容涉及祭祀、田猎、天气、疾病等方面。这次甲骨文的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现已发现超过100,000刻有符号的骨头和龟甲。据统计约有4,500种,现在已1,700种被翻译出来。到目前为止,已挖掘出的甲骨文碎片共有约16,000片。123456
【资料来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XX年6月第1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源(网址 http://www.pep.com.cn)
3.河南安阳网站资源(网址 http://www.anyang-windows.com.cn)
123456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55.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详细阅读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详细阅读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详细阅读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详细阅读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详细阅读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详细阅读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详细阅读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详细阅读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详细阅读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