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教案]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知识梳理】
一、辽和北宋
(一)辽的建立:
10世纪初,         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      ),都城在         。           就是辽太祖。
(二)北宋
1、北宋建立:
       年,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       (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局部统一。
3、        年,北宋被      所灭。
(三)北宋与辽──            之盟
1、背景:北宋建立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辽军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双方议和。
2、内容:辽朝退兵,宋给辽        。
3、影响:此后           ,辽宋之间保持             。
二、西夏和北宋
1、西夏的建立:
11世纪前期,         族首领        建国,定都           ,史称西夏。
2、西夏和北宋的和战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西夏向北宋        ,宋给西夏     。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1)金的建立:
12世纪初期,        族杰出首领          在        称帝,建立     。 12
(2)金灭       ,又于1127年灭         。
 2、南宋的建立:
        年        登上皇位,定都        (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金和南宋的对峙
(1)抗金名将——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        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解除兵权,并以“谋反”罪名杀害了岳飞。
(2)宋金和议:
① 内容:南宋向      称臣,并给金        ,双方以       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
② 影响;                    形成。
(3)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学习自测】

1、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契丹——阿保机——北宋          b.党项——元昊——西夏       
 c.女真——阿骨打——金            d.蒙古——忽必烈——元
2、下列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宋与辽签订和约后,保持长期的和平局面  b 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并给北宋岁币
c 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               d 南宋与金议和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3、相传岳飞所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4、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课外阅读•杨业】
杨令公名杨业(又称杨继业),为北宋名将,被誉为“杨无敌”,史载其“军纪严明,屡建战功”,但在986年北宋伐辽战役中,不幸由于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的错误指挥,被迫孤军奋战,于陈家谷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而死,终年60岁左右。其事迹在当时便广为传颂,后经戏曲、小说的渲染,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故事。但经考证,杨令公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今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并不在古北口地区,而令公庙之所以建在古北口,主要是因为古北口长城是万里长城上战事最多的关隘之一,为其立庙,以激励将士向杨业那样鞠躬尽瘁,公忠体国。
【反思质疑】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96.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