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学术思想活跃的原因_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忆孔子的名字、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记忆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名言名句。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学习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其思想的方法。学习评价思想家的方法,着重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能力与方法
以交流孔子的著名言论进入新课,通过学生上黑板做连线游戏,巩固已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崇敬孔子等文化名人的情感,正确对待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通过认识孔子等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预习导学】
1.孔子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______的学说,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____________。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________________,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中,他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形成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5. 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6. 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问题探究】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分别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代表思想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例题精析】
1.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陈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本题围绕百家中的四家思想,主张“仁”是孔子的学说。孔子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于压迫人民,其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故答案选b。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阅读孔子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而这一思想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123
答案:孔子这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哈德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目标检测】
1.“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是一位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对于孔子的评价正确的有                                             (     )
   ①伟大的思想家②伟大的史学家③伟大的文学家④伟大的教育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
4.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应该阅读下面的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                                   (     )123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材料解析题: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②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质疑反思】

【预习导学】
1.丘   仲尼  2.仁  儒家学派   3.创办私学   诗、书、春秋   善于进行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4.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诸子百家  5.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   6.百家争鸣
【问题探究】
墨家: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法家:建立班规,奖罚分明。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
【目标检测】
1.a 2.d 3.b 4.b 5.b 6.b
7.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
②提示: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思想等都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81.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