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对外交流史实_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3课 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程标准】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放影 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 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
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1、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 2、东汉陶船图片、“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的投影 3、东汉疆域图;学生:收集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同时也为这种交流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开辟一条通道。
3.学生朗读一遍“读读”的内容,明白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而这些道路对以后的东西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阅读,理解张骞通西域开辟道路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
(一)丝绸之路
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丝绸之路的 线路,让学生整体感知。(学生:认真看课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体感知地图中的路线,大致了解图中的地名)
2、演示课件,向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学生找出来并回答)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主、辅栏,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并了解相关史料。(学生阅读教材72、73页的内容,包括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丝绸之路”以及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
4、设疑:在这 条丝绸之路上,可以说是山高水远人险恶,经商的人们经 过这条路既要与自然斗争,还要时刻防范盗贼。为什么这些商人较安全地通过这条路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5、联系收集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史料,谈谈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肯定、评价、总结并形成认识。
(二)两汉时期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1、导入:了解了陆上通道及丝绸之路,接下来了解一下对外交流中的海上通道,它们在哪里呢?
2、设疑过渡:请大家想一想,去日本、朝鲜不能走路吧,也不能象在丝绸之路上那样骑骆驼骑马吧,那当时的人们怎么去的呢?(学生回 答:船)同学们说得对,是坐船去的,那么是坐的什么样的船呢?
3、出示东汉陶船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告诉学生两汉的中朝来往也可以在陆地上开展。
4、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勾出主要内容。展示东汉疆域图。(学生阅读书74——75页的内容)
5、导引:观察下这幅图片,找一找东汉的都城洛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12
6、肯定学生的观察成果,提问: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说是东汉光武帝 赠了日本列岛南部的委奴国的使节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而这枚金印现在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今天老师把这个金印请到我们的课堂 ,大家来看看。简略介绍 相关故事,可向学生略讲金印上的字体,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
以丝绸之路的走向引入再次演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告诉学生,公元97年,东汉派甘英出使大秦,1XX年,大秦使者回访东汉。(回忆所学知识,联系课件找出大秦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大秦就是古罗马,而条支海就是今天的波斯湾。请学生阅读课文最后部分了解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与学生共同探讨两汉对外交流的作用与意义。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74.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