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18课  三国鼎立

时间预设

1课时问题预设:

1比较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实力,分析战争中曹胜袁败的因。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称赞的是谁?说出一个有关他的成语。

 

 

 

3、分析赤壁之战中曹败、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

 

 

4、读教材105页图,填出魏蜀吴的地理位置,总结三国是怎样形成的。

 

 

 

 

 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共同结果是什么?并分析导致这一共同结果的原因。

 

 

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结果;熟记三国形成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知道三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2、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条件。分析赤壁之战中曹败、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3、学习周瑜、诸葛亮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识结构:一、官渡之战:2XX年,袁绍vs曹操,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二、赤壁之战:2XX年,曹操vs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三国鼎立的形成: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四、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展示内容:三国鼎立           背景:       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破坏。                        末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末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形成:魏:        年        称帝,定都         ,三国开始。         蜀:        年        称帝,定都         。吴:        年        称帝,定都         。                经济发展: 魏:                                   蜀:             12                      吴:            

巩固达标: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 曹操和袁绍 b 刘备和孙权  c  曹操和刘备 d 孙权和袁绍2、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官渡之战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  袁绍  b 诸葛亮 c  孙权 d 曹操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 (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5、XX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 东汉  b 魏c 蜀 d 吴6、下列哪一次战役体现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愿望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7、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 消灭袁绍的实力 b 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 南下统一全国  d 废掉汉献帝8、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  )a 政治上都挟天子以令诸侯       b 用人方面招贤纳士举用贤才c 基础稳固、兵力强大、盘踞一方 d 策略得当,联合对外9、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 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 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 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10、、材料题:观察下图 

归纳生成一、官渡之战公元2XX年,袁绍vs曹操,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二、赤壁之战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公元2XX年,曹操vs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三国鼎立的形成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四、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课后反思:请回答:(1)你知道图巾a、b、c分别代表的是哪三个国家吗?他们的建立者是谁?a       ,    ;b     ,       ;c        ,    。(2)图中d、e两地点曾发生过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它们分别是d       e     。(3)f地区当时被称为什么?与吴国当时有什么联系?你对此有何感想?    6、简答题: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看,三国鼎立有什么积极作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891.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