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地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节      中东  学案设计

一、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本课目标
1、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所濒临的海、海峡及运河名称等,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运输路线,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3、运用地图,说出中东地区主要河流、气候特征等,理解水资源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通过材料及图片,知道中东人口、民族和宗教特色等,了解中东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习俗。
三、课前准备
1、上网或资料查询“中东”名字的由来;
中东的由来: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2、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
四、知识建构
知识点1、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原因
探究一:观看一段有关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问题)等的录象,感受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说说自己对中东的了解(常见常听的词语如“恐怖袭击”等)。思考: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如此频繁?他们为什么而战?
答:中东地区战乱频繁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淡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
知识点2、焦点之一:东西方交通要道(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探究二:中东的范围
1、中东在哪里?中东地区就是指西亚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1图8.2“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对照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找出中东范围和西亚范围的异同。
答:中东范围与西亚对比,少了阿富汗,多了非洲的埃及。
2、你知道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这些国家的位置吗?请完成课本p53活动1题:
答:主要国家和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
主要城市——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贝鲁特、麦加、麦地那
探究三:中东的位置
自古以来,中东是东西方交通要道,被成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备受世人关注。你能说出 “两洋” 、“三洲” 和“五海”分别指什么吗?赶快阅读课本p51图8.2“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8.3“中东的地形”吧,并完成下列框图,体会中东重要的战略位置。
答:
 

[归纳]:
“两洋” 指大西洋、印度洋,“三洲” 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土耳其海峡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连接着红海和地中海,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所以中东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无论在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军事上都有重要意义。1234
知识点3、焦点之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
探究四:中东波斯湾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有人说:“谁控制了波斯湾石油的流量,谁就有了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的钳制力。”
1、你能找出证据说明中东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吗?
答:从课本p53图8.5“1999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 中,可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5.4%,30.5%和44.7%,因此,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为什么说中东为石油而战?哪些国家最热衷于插手中东的局势?(哪些国家在中东利益最大?哪些国家最垂涎三尺于中东的石油资源?)
答:(1)阅读课本p52图8.4“中东的石油产区”,可知中东石油分布地很集中,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所以,本地区各国之间的争夺(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中东为石油而战的原因之一。
(2)石油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原料和能源,特别在现代化工业发展中,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而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能源消耗大的发达国家如 美 国、 英 国最垂涎三尺于中东的石油资源,最热衷于插手中东的局势,是中东为石油而战的原因之二。
3、大部分石油都供出口。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石油公司的老板,你会把石油卖到哪些地方?选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效益最好?讨论发言后完成53页活动3,填出三条主要石油输出路线。
答:绝大部分经三大航线(苏伊士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运往 西欧 、 美国 和日本 等发达国家。

航线一: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曼德海峡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 西欧、美国)
航线二: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欧、美国)
航线三: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日本
4、 中东的这些国家靠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石油出口成为它们的经济支柱。请同学思考:这样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答:(略)
知识点四、焦点之三:为水而战(匮乏的水资源)
探究五:常言道“春雨贵如油”,中东的水资源比石油更宝贵。中东地区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石油宝库,但水资源却很稀少。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东水资源却很稀少?
答:从图8.7“中东的河流”,可以了解到本区河湖稀少,多无流国(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或几国共用一河水,说明水资源很缺乏。
2、读世界气候图,分析课本图8.8“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出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气候原因。1234
答:北回归线(纬线)穿过本区中部,以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少雨。
知识点五、焦点之四: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探究六:中东,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各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也导致了本区的纷争。
1、阅读课本p56图8.11“阿拉伯人、犹太人和波斯人”,回答中东有什么民族?
答: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居民是阿拉伯人,还有犹太人和波斯人。
2、中东居民信仰什么宗教?有哪些主要的宗教城市?
答: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西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 耶路撒冷 看作是圣城,伊斯兰教还尊 麦加 为圣城。
3、你能说说中东的宗教斗争吗?
答:(略)
4、你能说说中东的习俗吗?
答:床铺安在 屋顶 上;喜爱 白 色(建筑外观、传统服饰均 白 色为主)。原因是气候炎热,极少下雨,光照强烈。

五、课堂小结

六、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自古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b.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红海及其沿岸地区,所生产的石油绝大多数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c.中东主要国家有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俄罗斯等
d.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人种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把麦地那尊为圣城。
2.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      )
a.伊朗     b.伊拉克      c.阿富汗      d.巴勒斯坦地区
3.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西欧     b.东南亚      c.中东      d.非洲北部
4.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5.“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请判断下列各项“水贵”的原因,正确的是(   )
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这里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6.游轮自波斯湾起航,取捷径驶往西欧,需经过(    )
a.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  b. 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c.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d.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7.波斯湾地区运往北美的石油,航程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下列的(    )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英吉利海峡  d. 好望角
8.苏伊士运河两端连接的海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汉语
9.中东战争主要发生在(    )
a.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  b.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
c. 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    d.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234
10.中东地区通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汉语

11.阿拉伯人属于(    )
a.棕色人种    b. 白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黑色人种
12.中东的居民多信奉(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13.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a.耶路撒冷     b.利雅得    c.麦加    d.巴格达
14.关于中东居民和宗教信仰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本区居民信伊斯兰教,多为白种人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本区居民全部是阿拉伯人,这里的国家统称阿拉伯国家
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做圣城
15.关于阿拉伯国家居民的风俗习惯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向往绿洲,爱穿绿色长袍,建筑外观也是绿色
b.气候炎热,极少下雨,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c.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喜欢用红色的太阳为图案
d.麦加被称为是“被信仰挤破了的圣城”

(二)综合题
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水域:②               ⑥           
国家:d:              e:         
(2)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突出特点是:
                                      
                                      
(3)美国经常插手该地区的各种事物,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
①                                         ;
②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49.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