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2|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重点与难点确定

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定位的知识,历来都是初中教学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在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学生刚刚步入初中,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地球常识,但是仅限于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知之甚少。另外,有关坐标系的数学知识未学,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空间能力不足,所以对经线、纬线、经纬度的确认等知识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成了本章的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专题的重点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特征,经纬网定位;难点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

突破方案案例

为什么学生会对经纬网的知识产生畏难情绪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平面图中容易混淆经线和纬线。我们教师感觉最简单的平行线经纬网图,实际是学生们最容易产生困惑的,因为这类地图与地球仪相比,变形最大。(2)分不清南北纬、东西经。这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对它们的划分不清,二是对南北纬、东西经的表示符号记不清。鉴于此,我在这个课题的设计中贯彻了这一思想:将问题分解,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常见经纬网的形成过程。我主要借助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化解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通过对实物(即地球仪)──立体图──平面图的反复转化,利用多媒体动画,借助鲜艳的色彩,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强烈冲击学生的视觉,强化他们的感官刺激,以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法,我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分解了难点,达到了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附:“经纬网定位”难点突破设计

本难点的设计思路是:从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主动参与,轻松学习,基本流程如下。

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从抽象到具体──经纬网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1.利用多媒体叠加立体的经线与纬线图得到立体经纬网图,这就是我们手中的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拉近与地球仪的距离,增加感性认识 。)

2.利用多媒体叠加局部平面的经线与纬线图得到局部的平面经纬网图。

第二环节:从感性到理性──经纬网该怎样使用?

利用地球仪定位

1.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个点(90°e,30°n)。

2.提问学生:你在小地球仪上找到几个这样的点?然后让学生在地球仪把它标出,记做a点。

3.继续提问学生:你能找到b点(90°w,30°n)吗?还能用别的经纬度表示吗?

小结: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这就是经纬网定位的原理。正因为如此,经纬网定位成为最精确、最直接的定位方法。

4.多媒体展示谷歌地球,搜索a点的位置,并配合景观图展示。

第三环节: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经纬网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

1.台风预防

xx年第14号台风“天秤” 于8月23日在台湾南方海面生成,朝西北移动,8月24日,“天秤”到达位于台湾西南的南海,为台湾南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由于预报准确,防范及时,使这次台风没有造成较大损失。

你能否写出台风“天秤”8月23日生成时和24日移动到的位置的经纬度?

2.抗震减灾12

北京时间xx年1月12日下午,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加勒比地区(72.5°w,18.5°n)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该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向该国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你能否在地图上找到该国的位置和名称?

3.国防军事

xx年6月7日至14日,我国与俄罗斯等5国举行“和平使命xx”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演习以对恐怖主义引发的地区危机为背景,演练军事反恐作战的指挥、协同、保障和行动方法。

你能否在地图上说出军演地点的经纬度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44.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