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亚教案]第三节西亚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熟悉主要国家、五海三洲,主要海峡、运河的位置
3、 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4、 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
5、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外云路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西亚图(板图)、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世界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指世界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亚,如果从南亚继续西行。我们会来到一个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的地区,这里到处可见身披白色长袍、头带头巾的阿拉伯人,还可以看到圆顶的清真寺。那大家猜猜,会是哪一个地理区域呢?
一、 西亚的范围和国家
1、 教师在世界图上指出西亚的位置,学生说出起海陆位置:亚洲西南部,西接非洲,南临印度洋
2、 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题,熟悉西亚的国家,并提问: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位于波斯湾沿岸的国家有哪些?
二、 西亚的位置
1、 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2、3,而后上台指出西亚联系 的五海三洲
(过渡)西亚地处“五海三洲”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 引导学生阅读图2-18,设问:
(1) 我国的丝绸之路西起我国的哪个城市?向东通过了西亚地区吗?可以到达哪些地区?
(2) 我国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地理意义?
3、 学生齐读p47最后一段文字,了解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 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4、5题,了解西亚的海上交通地位,按如下思路:
(1) 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有哪几条海上航线?哪条最近?
(2) 苏伊士运河直接连接了什么海和什么海?间接沟通了哪两大洋?
(3) 本区除了苏伊士运河外,还有哪两个重要的海峡?
(4) 学生完成p46表格
5、 学生自读“霍尔木兹海峡”,了解其在世界的重要性。
三、 气候与农牧业
1、 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西亚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地形图”,提问:西亚的河流多吗?图上的点状图例代表了什么地理事物?由此说明了西亚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干旱)从地形来看,以什么地形为主?12
3、 设问: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总理,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你会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
(过渡)面对如此干旱的自然环境,西亚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的发展了本国的农业和牧业
4、 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讲述西亚牧业的发展情况
(过渡)由于西亚气候干旱,西亚人民大力发展本国的节水农业。(结合教材p48-49文字讲述)
5、 提问:我国的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什么经验?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   三    节     西    亚
    一、范围和国家
    二、地理位置
1、 五海三洲之地
2、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气候与农业
1、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 传统的畜牧业
3、 灌溉农业和节水农业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性?西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阿拉伯国家
        三、阿拉伯国家
1、 西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西亚的两大圣城在哪里?
2、 学生自读材料“耶路撒冷”,了解
3、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地形图”思考:西亚地区最著名的矿产是什么?
四、 世界石油宝库
1、 学生自读思考:
(1) 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 教师展示自绘的“扇形百分比”图,突出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3、 引导学生在“西亚地形图”上观察西亚的集中分布地区及主要的产油国
4、 设问:西亚的石油为什么要出口?
5、 结合p52材料分析:西亚石油生产有什么特点
          (过渡)西亚有如此储量大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地区呢?
6、 引导学生对照世界图,结合图2-24,理解西亚三条石油运输的海上路线,而后学生上台指图回答
7、 :讨论: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政府首脑,当本地石油开采完后,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五、 阿拉伯国家
1、 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2、 两大圣城
六、 世界的石油宝库
1、 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2、 西亚石油的生产特点
3、 发布及产油国
4、 石油输出路线及地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39.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