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3课人口最多的大洲教案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第3课 人口最多的大洲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标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 理解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4、通过计算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计算地理数据的能力。
5、通过分析人口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亚洲的人口状况。
教学难点 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11-----------13
导入新课搜集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请同学们猜猜看:
重难点教学过程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大普查,在这次普查中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那么大家知道亚洲有多少人口吗?课件: 图7.11 我们先来看看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xx年统计,世界总人口为60.55亿。 而其他各洲总共的人口数为:读图分析:按人口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36.8亿>非洲7.84亿>欧洲7.29亿>拉美5.19亿>北美3.10亿>大洋洲0.3亿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课件: 图7.12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活动:1.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多少个,其中亚洲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其他各洲各有几个?( 教师帮助学生共同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其中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 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有1个为俄罗斯;非洲有1个为尼日利亚;北美洲有1个为美国;南美洲有1个为巴西)2.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东亚、南亚)3.你能试着说出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师生共同总结:东亚、南亚相对于其他各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如地形平坦开阔,多为河流的中下 游 冲积平原,气候为 热带或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有关内容。教师给予鼓励并帮其整理,形成自然决定人文、人文反映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中考活动:读图7.13回答:1.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给各大洲排队。非洲2.4%>拉美1.6%>亚洲1.4%>大洋洲1.3%>北美0.9%>欧洲0.0%2.按1995~xx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xx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的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亚洲有多少人? 所以,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60人在亚洲。亚洲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一是自然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以粗放经营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二是自然环境良好、生存条件优越、经济和社会发展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因为人们的物质 享受欲望不断提高,以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方式快速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在我国,有的地区属于第一种类型。如贫困地区温饱尚未解决。些地区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初级阶段,如东部地区,经济刚刚起步,正在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并不是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它是人地矛盾恶性发展的表现。下面,我们一起读p13活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完成填图题。a.要求粮食增产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12
填完后,教师解释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并指出思考问题。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讨论: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 循环呢?学生回答: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大量向自然界掘取资源,产生许多问题。大面积地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草原遭到破坏,在许多地方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所以,人类必须从源头上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教师:大家试着绘一张良性循环图。(同学活动,教师帮其指正)
总结应用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以及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反馈练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d.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2.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 3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3.1996年,世界人口已发展到( 1 )a.60亿 b.50亿 c.58亿 d.68亿
4.目前世界每年新增人中的60% 来自( 1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板书设计 第3课 人口最多的大洲一、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世界总人口60.55亿,其中亚洲有36.8亿2.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其中亚洲就有6个3.人口增长率仅次于非洲、拉美,但每年的净增人口亚洲最多二、人口带来的压力
典型错例分析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462.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详细阅读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详细阅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详细阅读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详细阅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详细阅读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详细阅读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详细阅读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