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都非常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近年来,由于经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改革的措施和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都不甚理想,因此出现了经济连年下滑的情况。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清楚地知道,俄罗斯的经济基础是很雄厚的,潜力是巨大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底子是很薄的,石油(包括凝析油)的产量只有880万吨,煤为3130万吨,铁为300万吨,钢为310万吨,水泥为100万吨,粮食为5460万吨。1918年俄罗斯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了建设国民经济的新时期。列宁特别强调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要性,并号召学会管理国家。接着,俄罗斯人民坚持不渝地实行工业化方针,经过头几个五年计划就打下了重工业的基础。新的燃料和冶金工业基地出现了、发展了。国家已经能够生产各种机床、汽车、飞机、拖拉机和各种轴承了。
现今,俄罗斯工业的特点不仅在于它的强大,而且还在于它的多样。它有400多个门类,能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对各种高质量产品的需要,能保证生产的技术设备更新和集约化的需要。
从工业布局上看,俄罗斯欧洲部分除原有的老工业区外,在科拉半岛、伏尔加流域以及人口密集的中央区和中央黑土地带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中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形成了许多庞大的工业基地。这些过去人迹罕至、气候异常恶劣的地区依靠艰苦创业建立起来的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基地,多年来已成为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新增长的来源,并提供了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大量焦煤、电力、木材和其他各种工业原料。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和重要工业产品都出自西伯利亚,那里的工业基地有的是二次大战期间由西部地区迁来的,有的是后来陆续新建起来的。
科技成果的创造和利用,在俄罗斯工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机器设备、精密仪器、现代自动化装置、高质可靠的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利用,保证了技术的进步。已大量生产的各种设备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管道输送和加工所需的各种设备,数控金属加工机床,机器人,无线电电子设备,多能生产系统,自动转换生产线,以及其他各种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设备和成套装备。
俄罗斯工业和科技水平的最好、最明显的证明就是它那让世人皆知的原子武器,各种射程的导弹,多种类的军用与民用飞机,先进的坦克、战车、火炮、轻武器,世界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宇宙载人飞船、第一个太空轨道站,那一座座巨型水电站、核电站、现代化工业联合企业,那绵延数千公里的铁路干线和大口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也都是它的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前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农业的规模巨大。2.3亿公顷农用土地是它的雄厚资本。当年,有1xx个集体农庄和12300个国营农场。它的粮食生产占全苏55.6%,稻米占53%,亚麻占42%,肉产量占49%,奶产量占52%。其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占苏联农业总产值的40%和60%。所有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都实现了电气化,主要的田间作业都实现了全盘机械化。近几年来,农业又装备了许多新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和大型多功能的现代化拖拉机。在伏尔加流域、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地带和远东建立了许多大型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在畜牧生产方面,近年来加紧实施使畜牧业转入工业化生产的工作。畜牧业生产集中的程度在增加,其技术装备也在不断改善。12
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向市场的转轨和私有化的实行,俄罗斯农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农业结构是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两类,现在分三类:农业企业、居民产业、农民私人农场。
从下面列举的俄罗斯在世界工农业产品生产中所占的地位也可以一窥其经济实力:
占第一位的有天然气、土豆;
占第二位的有电力、石油、褐煤、拖拉机、动物油、糖用甜菜;
占第三位的有矿肥、硫酸、木材出口、板材、牛奶;
占第四位的有煤、生铁、钢、铁矿石、棉织物、毛织品、谷物和粮用豆类作物、肉类;
占第五位的有水泥;
占第六位的有鞋类、鱼类和其他海产品;
占第九位的有小轿车;
占第十位的有化纤、人造树脂和塑料。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422.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