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1000字论文】土地资源1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教法建议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
    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兴奋趣
    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
    对于"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
    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对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土地资源的分布,可以阅读课本插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由于地图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暖和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浇灌,有利于农业发展。)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12345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那两个自然带内?(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以采用实例教学,通过一些数字、实例、漫画、文章等表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种不合理状况:
    1、对于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利用景观图片展示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必须都在土地上进行,同时土地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等。
    2、利用数字计算或通过课文的漫画、景观图片、录像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说明近些年来土地资源减少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土地资源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与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归纳出人类破坏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主要内容需体现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或保护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
    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复合片);(3)需要回答的问题;(4)土地资源破坏1一组数字及文字资料;(5)土地资源破坏2漫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板书)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
    (板书)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学生作品展示 投影片1)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
    (教师讲解,投影片2)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板书)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大势
    (投影片3)读挂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及教材p56"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暖和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浇灌,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12345
    (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
    (板书)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投影片4,土地资源的破坏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投影片5,土地资源的破坏2)读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请你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以提醒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或给人们发出警告,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设计思想
    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土地资源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熟悉,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熟悉上的飞跃。
    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熟悉,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对于土地资源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熟悉。最后熟悉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12345
    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兴奋趣,增加感性熟悉,培养思维品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三、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土地资源
    教学过程
    (引导)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等的总称。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其中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要非凡珍惜和节约利用。面对可再生资源也要节约和保护,以维持其不断再生,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自然资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土地资源的利用。
    (录音)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屏幕显示歌词。
    (讲述)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
    (展示)展示"耕地"、"林区"、"草原"、"市景"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土地利用类型。
    (练习)展示"某乡土地利用图",说出这个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世界上的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展示)展示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先指导学生明确图例,再设问启发,引导读图。
    a、b、c、d四个地区各位于哪个自然带?是哪种类型的土地分布区?
    为什么人们多在温带湿润地带的平原地区开垦耕地?
    (因为这里气候暖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小结)纵上分析:世界林地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世界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带的平原地区。
    (扩展)现在的耕地分布区在开垦为耕地之前,有的是茂密的森林,有的是茫茫的草原。
    人们将本是森林和草原分布的一些地区变成了耕地,是否对人类有利?讨论回答。
    (人类把原属丛林、荒草生长之地开垦为良田,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开垦为耕地。假如人们对土地利用和保护不当,就会破坏土地资源。)
    (承转)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展示)展示漫画,说明其含义。
    (展示)展示"世界人均耕地减少"图片。
    (计算)根据图表数据计算世界人均耕地,并讨论表中数据说明了土地资源面临着什么问题?(假若耕地总量不减少,但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均耕地也在急剧减少。)
    (展示)展示土地资源的破坏图片,并展示"世界土地荒漠化"地图,提问:
    1、你认为当前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①人口大量增加,建筑用地占用耕地;②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③土壤受到严重污染。)12345
    2、假如你是农业部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出创新办法)
    (板书设计)(画线部分可以留空,启发学生识记)
    探究活动
    1、(开放性问题)请思考:如何在人口激增的今天,更加合理的布局,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减少到最小?以你所在的小区为例,进行调查,设计一个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2、电脑教育条件较好的地区,学生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软件,设计一个城市或居住区,设计者要考虑该地区人口的生活质量等问题,应提供设计的思考。
    3、教师利用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地区,请学生提供一个改造本区的方案。应注重文物的保护,生活的舒适与方便,交通与绿地等。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347.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