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十四章测试卷_第十四章 欧洲西部测试A卷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本章测试a

——“欧洲西部”

  一、填空题

   1.欧洲自西向东的平原分别为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莱茵河以西是______平原,以东是______平原。

   2.欧洲地形以______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______的洲。

   3.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______山脉,欧洲南部有横贯东西的______山脉。

   4.在欧洲西部的北海一带,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和它相邻的北欧国家______捕鱼业十分发达。

   5.荷兰人民世代与大海斗争,他们围______造______,扩大耕地面积,荷兰的______业和______也很著名。荷兰的______是世界著名大港。

   6.北欧湖泊很多,其形成原因是______,千湖之国是______。

   7.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 的国家,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标志是 。英国的纺织、钢铁、造船等老工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曼彻斯特、______、______等地,而汽车、飞机、电子等新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多分布在______海沿海地区。

   8.欧洲南部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国。

   9.______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

  二、选择题

   1.地中海沿岸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灌木丛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经鹿特丹人海的河流是( )

   a.易北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多瑙河

   3.下列关于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拿马运河的西北连太平洋,东南连大西洋

   b.莱茵河-多瑙河运河的修通,将可以直接沟通北海和地中海

   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地处埃及境内

   d.基尔运河是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捷径

   4.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是大自然中哪几位大师的杰作( )

   a.海浪的搬运作用 b.风力的风化风蚀作用 c.内力作用的结果

   c.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e.冰川侵蚀和海水入侵 f.人为作用,改天换地

   5.有关英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英国南临英吉利海峡,是世界著名海运国

   b.苏格兰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c.首都伦敦是全国第一大港,凡尔赛宫闻名世界

   d.有色金属、煤炭资源都很丰富

   e.英国与法国隔着的直布罗陀海峡是联系西欧与北欧的重要海上通道

   f.英国气候以温带海洋性为主,所以东南部不适宜发展畜牧业,西部适宜发展种植业

   6.马赛是( )

   a.大西洋沿岸工业区   b.地中海沿岸工业区

   c.英吉利海峡沿岸工业区 d.比斯开湾沿岸工业区

   7.有关意大利的正确叙述是( )

   a.意大利形如“靴子”,深入挪威海

   b.亚平宁半岛地壳不稳,火山很多,地震频繁,半岛东侧的维苏威火山和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世界闻名

   c.意大利的湖光山色、名胜古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等使旅游业特别发达

   d.意大利工业发展迅速,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8.瑞典的首都是( )

   a.赫尔辛基 b.雷克雅未克 c.奥斯陆 d.斯德哥尔摩

   9.奥地利的首都是( )

   a.罗马 b.雅典 c.里斯本 d.维也纳

   10.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1.德国水运发达,( )货运量居世界首位

   a.多瑙河 b.莱茵河 c.易北河 d.威悉河12

  三、连线题

   将国家与其首都或港口及濒临河流或海洋连线:

   英国 巴黎 地中海

   法国 汉堡 塞纳河

   德国 热那亚 易北河

   意大利 伦敦 泰晤士河

  四、综合题

   1.(1)这个城市由多瑙河两岸的城市组成,由几座雄伟的大桥把两岸城市连成一体。( )

   (2)多瑙河流贯市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城。( )

   (3)位于多瑙河下游平原中部,多瑙河某支流的河畔。这是所在国家的多种工业中心。( )

   (4)这个城市坐落在巴伐利亚高原,南望可见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它是所在国家南部主要工业中心。 ( )

  2.(1)读图:图中①的邻国是____;①国新兴的电子工业布局在____,其布局属____型工业布局;东北部沿海的工业城市是____,其布局的类型属于____;近年来,由于①和____两国的石油产量猛增,而使世界石油价格受到影响。

  (2)读图:图中②所代表的国家的工农业生产集中的地区在____;其半岛南端的沿海城市是___,它以____工业著称,其工业布局的类型属____型。形成这种布局的主要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一、1.西欧 中欧(波德)东欧 西欧 波德

   2.平原 低

   3.斯堪的纳维亚 阿尔卑斯

   4.北海 挪威

   5.海 田 乳畜 花卉 鹿特丹

   6.冰川作用 芬兰

   7. 早 蒸汽机 伯明翰 格拉斯哥 伦敦周围 北

   8.法国

   9.鲁尔

  二、1.c 2.b 3.cd 4.e 5.a 6.b 7.c 8.d 9.d 10.b 11.b

  三、

  

  四、

  1.(1)布达佩斯(2)维也纳(3)布加勒斯特(4)慕尼黑

  2.(1)爱尔兰 苏格兰 临空 阿伯丁 临海型 墨西哥

  (2)北部波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地带 塔兰托 钢铁 临海 由于海上运输装备及条件的改善,可大幅度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所以从海陆空外运进原料,制成工业品再输往海外,便为临海型的工业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289.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