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区地图手绘_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现代世界政区的划分及历史上政区地图的变化,了解国家、地区的总数和分布;掌握主要国家的分布、面积及人口状况。

了解国界、领土的含义及划分依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差异,了解世界区域的划分依据,掌握本书世界区划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3.通过学习国界、领土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世界政区的划分及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世界的13个分区。

教学方法 讲述法和谈话法相互配合。

教学用具 《世界政区地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口、工业总产值对比的扇形统计图》(挂图)《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图》(挂图)。

教学提纲

一、世界政区地图

1.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国家及其划分

①国界
②未定国界
③国界的划分依据
3.世界政区地图的变化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分布

2.差异

3.“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三、世界上的区域划分

1.划分依据

2.13个地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世界划分为哪几大洲?每一洲说出一个代表性国家的名称?南极洲为什么没有国家?(学生答: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中国、埃及、美国、巴西、英国、澳大利亚。南极洲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0℃以下。)

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认识了世界自然环境,也了解了世界上的人类,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本章将进一步了解世界政区的划分。

学习新教材

一、世界政区地图(板书)

1.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指导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到面积位于前列的六个国家(见课本第95页)的位置,看看它们各属哪一个洲,其中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教师指出面积最小的不足半平方公里的梵蒂冈)

[教师讲述]从地图上我们已看到世界上的国家面积大小不一,我们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加在一起,共有190多个,再加上一些还未独立的30多个地区,总数可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不仅面积大小不同,各国人口数目相差也很大,其中我国人口最多,有12亿多,而梵蒂冈仅有1000人左右。

[指导读图]读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统计图。教师讲解横纵坐标的选择和基本画法,学生读出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字,并对照《世界政区地图》找出上述国家所在大洲。

[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0个,亚洲占6个,并且它们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如果对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亚洲东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综上所述,世界上的国家,面积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但是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一贯主张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共同求得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国界、领土等问题上更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么什么叫国界?什么叫领土呢?

2.国界及其划分(板书)

[读图]读《世界政区图》,找出表示各种界线的图例,对比几种不同界线的表示方法,区别洲界限、国界线、未定国界线。再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图。使学生了解地图与实际的国界。

[教师讲解]国家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叫国界,少数国家之间尚未确定的地段叫未定国界线。

①国界
②未定国界
③国界的划分依据
[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7页的两幅图)分析这些国家是以什么为界的?

[教师总结]通常国界多用纬线、经线、湖泊、山脉划定,有些是根据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等原因来划定的。但是,国界对于一个国家有什么重要性呢?

[阅读课文]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课本第96页“国界线和领海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它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教师讲解]可见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所以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国界的划定。正是因为国界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领土范围,因此它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纠纷,甚至导致战争。我们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这些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3.世界政区地图的变化

[教师讲解]历史上因政治、战争种种原因,国界几经变化,使有的国家在地图上消失,有些新的国家则在地图上出现。世界政区地图也几经变迁,才发展成为今天大家所读的《世界政区图》。

[提问]

①读1936年的《世界政区图》,与1989年的《世界政区图》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什么?(1936年时,世界上独立的国家较少。)
②1936年以前哪些洲独立的国家较少?(非洲、大洋洲等。)
③亚洲的哪些地区曾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强占为殖民地?(亚洲东南部、南部及朝鲜半岛)
④两张图对照哪一个洲变化最大?(非洲。)
[教师讲解]非洲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长达四百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国家才相继独立,独立后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经济发展不能迅速跟上国际形势的发展,与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之间产生差异,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分类,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板书)

1.分布

[提问]请学生说出几个发达国家的名字。并在图上找出所在大洲。(美国——北美洲、日本——亚洲、英国——欧洲等)

[教师讲解]目前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只有20多个,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而发展中国家有140多个,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二者之间有哪些明显差异呢?

2.差异

[指导学生绘图]教师边讲边绘两类国家占世界人口比例扇形统计图,并且讲解画法。在绘出两类国家各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数字后,要求学生按上法绘制一扇形统计图。

[提问]这两幅图分别说明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比例相差悬殊,各国的工业总产值差距巨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差别称为“南北之差”。这种差距的产生和长期的殖民统治所带来的创伤有直接关系。)

过渡 为了尽快恢复创伤,发展民族经济,一方面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生产的现代化,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在不断协商、合作,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3.“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讨论]根据“南北之差”的涵义,解释“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的意义。教师归纳给出定义。

[教师讲解]通过“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以达到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利于发展世界经济,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上述我们了解了世界政区及两类国家的大致情况,后面章节我们要深入到大洲、国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地理的一些基本特征。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将世界分为若干区域。

三、世界上的区域划分

1.划分依据

2.13个地区

[读图]世界的区域划分图(让学生逐一说出各区域名称。)

复习巩固

[指导练习]按板书内容帮助学生一起回忆所学内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08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