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我国基本方略]九年级政治认清基本国情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这首欢快激昂的歌曲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56个民族,共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几千年来,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2、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为什么汉族以外的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汉族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91、96%,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相对较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享有平等的地位.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民族知识竞赛.
第一题:看一下41页邮票,邮票中展示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
第二题: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第三题:选一个你所熟悉的民族,介绍一下该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爱好、传统节日、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
4、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都以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经过长期的经济、文明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是怎样的?(大杂居、小聚居)(有些民族还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我国政府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呢?(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什么叫做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板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我国成立了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5个)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XX年是内蒙古自治成立60周年,xx为中央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题写鼎名。
二、56个民族56枝花,各民族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板书: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我国各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从宪法和法律上做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保证各民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板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1、下面阅读一下42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相关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各民族只有大小、发展程度的高低之分,而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样,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1234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板书:三个尊重
大家都带着钱呢吗?知道我国人民币上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吗?
(四种   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这体现了国家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尊重
3、做到“三个尊重”,重在行动。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入乡随俗,与少数民族同学共渡节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4、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行扶助政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援,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列举国家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事例:(西部大开发、援藏志愿者、西部支教、青藏铁路通车,西部助学工程)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贮量很大,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也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了贡献。从而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xx在总结古今中外的经验上指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板书)
1、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主体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看一下43页的两幅图片,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什么是“一国两制”
板书: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可见,一个中国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3、44页图片,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史实?香港和海岸门的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而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的实践。香港海岸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事实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1234
4、今逢盛世倍思亲,遍觅中华少一人,我们来倾听一下这淡淡的乡愁。你是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的?
我国是怎样对待台湾问题的呢?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台湾开始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明朝时,荷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清设台湾省。
(5)1943年,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菠次坦公告》再次以国际法的形式肯定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6)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分离——明末(1624年),荷兰占台湾。
第一次回归——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分离——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                                        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第三次分离——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后,盘踞台湾,致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1950年,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解放台湾。这也是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看出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下来的,属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美国政府是有责任的。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州、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干涉。
我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福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遵循怎样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哪四个决不?
板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四个决不
看一下课本45页,了解一下
(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xx”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下面解读一下这四个决不: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例如,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一点体现了对台湾同胞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反对xx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xx“阴谋的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我们坚决反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两国论。”,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234
    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两岸统一是中国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xx在总结古今中外的经验上指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4054.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