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_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们的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点讲授法,学生课堂讨论法,例证法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你我共织中国结
1、认识中国结——结、印、福娃都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
2、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二、情为祖国动
1、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1)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2)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3、保护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
三、直面外来文化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2)外来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学过程】
一、你我共织中国结
课堂阅读:中国结的系列知识
地位——产生——特点——意义
意义:中国结不仅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艺术再现,因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的认同基础。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
1、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最主要的一点)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这个标志还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2、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XX”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123
3、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beijingXX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4、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
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福娃的意义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1、认识中国结——结、印、福娃都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
2、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精神,我们也不例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首先,要来了解什么是文化认同。
请大家阅读书本,搞清楚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含义。学生一起朗读。
“认同”是指工友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叫色与身份。“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相互依赖与尊重。
那么对我们来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什么呢?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一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刚才我们说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密相连,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两幅图片。
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回答!
中国申办XX奥运会成功
对此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回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情感。这正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
二、情为祖国动
1、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有什么意义呢?
2、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1)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一个不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没有文化认同感的人是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他们为了一点私利,出卖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是得不到本民族人民也得不到其他民族人民的爱戴的,只能为所有人所抛弃!
(2)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只有大家都团结起来,一起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统一。现在对于台湾问题就是如此呀,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要团结奋斗,与分裂分子作最坚决的斗争,坚决捍卫祖国的统一。123
3、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见证,是一种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每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包括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遗产两大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有的受到了损害,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打击,也是在摧毁我们本民族的根基,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进一步发生,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怎么保护呢?
国家应该——
地方政府应该——
公民应该——
课堂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那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呢?
三、直面外来文化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一方面,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2)外来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
外来也是其他民族在发展过程逐步形成,是其他民族精神的结晶,是其他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映,这对于我们的发展多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科技正是文化的内容,所以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必须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还应该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作业布置:
1、完成试卷(一课三练第2课时练习题)
2、列举你所在城市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和建议。
教学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4044.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