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套中人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
导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把握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品味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2.  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个性化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归纳概括人物的鲜明个性,理解小说的主题。  
3.  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导学重点难点: 
  1.  对话、心理描写。 
  2. 小说的典型细节。  
导学课时: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关于作者:
1、作者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契诃夫的小说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状况。 
  2.  创作背景:(幻灯片3) 
  19世纪后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盛行,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被恐怖笼罩,人心惶惶。上尊下卑的封建烙印死死地将人束缚住,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各种各样的恐惧感、焦虑感压抑着人们,重逾千斤。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等小说便应运而生。本文写于1883年。 
  二、破题: 
  一看题目,就使读者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扣人心弦,既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也给人一种沉重感。 
  三、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选出对黑体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胆怯(qiè) 鞭笞(tà) 塑造(sù)
    b 难堪(kān) 怂恿(cǒng) 虽然(suī)
    c 怔怔(zhēng) 撮合(cuō) 讥诮(qiào)
    d 滑稽(jī) 辖制(xiá) 鲜见(xiǎn)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
    a 孤陋寡闻    故守成法    廉洁奉公
    b 黄梁美梦    合盘托出    碌碌无为
    c 忠心耿耿    玲珑剔透    根深蒂固
    d 各行其事    戮力同心    雷厉风行
    3.选出黑体字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  )
    a 诚惶诚恐  诚心诚意  诚然  诚恳待人
    b 移风易俗  平易近人  交易  轻而易举
    c 义不容辞  无情无义  义愤  顾名思义
    d 延年益寿  精益求精  利益  多多益善
    4.对黑体字词解释有误的一词是(  )
    a 外强中干(空虚)     陶冶(制造陶器)  迄今(到)1234
    b 安然无恙(病、意外) 讨教(请求)      郁闷(忧愁积聚在心里)
    c 与人为善(对、给)   辖制(管束)      过问(迅问)
    d 纲举目张(网上绳子) 消遣(消除)      扼杀(用力掐住)
四、整体感知: 
    1、根据情节发展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性写他的 “套中人”特征。
    第二部分(第5段至倒数第2段)写别里科夫同华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套中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第三部分(最后3段)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中人”还有许多。
    2、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介绍了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XX年到XX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第二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第三部分,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五、课堂反馈
(一)、本文哪些地方用夸张的描写揭露了别里科夫的特点?这样写增强了什么效果?

(二)、为了增强幽默讽刺的效果,作者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以及正反对比等方法勾勒了别里科夫的丑态,试就下面两段文字分析这些方法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起的作用。
1.“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2.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儿走到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1234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启发抖了。
……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三)、结合本文别里科夫及《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塑造,说说契诃夫为什么运用讽刺这一艺术手法?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加黑词的词义。
1.现在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2.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3.“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4.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五)、别里科夫有:a.套子式的外表、b.套子式的论调、c.套子式的思想方式、d.套子式的生活习惯。说明下列各句叙述的情况,属于哪一种(在括号内填上相应字母)。
1.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  )
2.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
3.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蒙上脑袋。(  )
4.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
 

答  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d(a项“笞”应读chī,b项“怂”应读(sǒng,c项“怔”应读zhèng)  2.c(a项“故”应为“固”, b项“梁”应为“粱”、“合”应为“和”,d项“事”应为“是”)3.b(a项诚惶诚恐与诚然的“诚”同为的确,诚心与诚恳的“诚”同义为真心;c项义不容辞、义愤的“义”同为正义、道义;d项精益求精,多多益善的“益”同为更加;b项中四个词中的“易”依次为改变、平和、交换、容易)
五、课堂反馈
一、小说一开头就以夸张的讽刺手法描写了别里科夫的外表及其生活习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这种反常的打扮、奇怪的习惯,活画出一个可怜而又可笑的套式人物形象;他憎恶现实,歌颂过去,“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顽固地维持旧制度旧秩序。

二、1.就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这种惊人影响的描述,显然是经过作者夸张了的。这种套式人物对社会的压制,已达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他们不只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更是要为世界制造一个套子,套住整个世界。这段描述从侧面再次强调了别里科夫式的人物顽固地维持旧制度旧秩序。
2.这个保守的沙皇专制的附庸,其实是虚弱的。一张漫画,结束了他准备结婚的闹剧。他循规蹈矩,认为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不成体统,甚至青年人穿着绣花衬衫出门、拿着书本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也没有好下场;他忠于上司──校长和督学,等等,等等,这些思想行为的本身,标志着别里科夫本人就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所以柯瓦连柯的“使劲一推”,就结束了他可怜的一生。1234
三、作为沙皇专制制度的走狗,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正人君子,但本质上却是腐朽、空虚、丑恶,他们的一切都服从于维护沙皇统治。为此他们可以不顾事实、歪曲真理、违反常规、丑态百出,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讽刺性。因而运用讽刺这一艺术手法刻画别里科夫之流,就十分自然、得体、生动。
四、1.六神不安──心神不安。六神:道教的说法,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也作“六神无主”。2.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3.正人君子──原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现常用于讽刺伪善的人。4.安然无恙──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五、1(a)、2(b)、3(d)、4(a)。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950.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