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学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 学案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挖掘“梦想”的内在含义,深刻理解并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2、  揣摩重要语句,体会演讲词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3年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金被种族分子暗杀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背景简介】1963年,马丁•路德•金会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夯实基础】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枷锁(  )  兑现(  )  戳子(  )  蜕变(  )  给予(  )  杀戮(  )
义愤填膺(  )  蜿蜒(  )(  )   瞭望(  )

2、  词义辨析:

①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吃惊

②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文本掘金】

★问题一:本文题目叫做“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请跳读文本,找出与“梦想”有关的语句

明确:文章17—25自然段

★问题二:这些“梦想”有着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明确:民主、自由、平等、正义、权利
 

★问题三:马丁•路德•金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些梦想?(从原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

明确:和平抗议、非暴力的方式文章第7段中“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不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等语句表明了金的斗争态度和做法

★问题四:金的梦想实现了吗?请举现实的例子说明

明确:实现了,但未完全实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黑人享受和白人同等的权利,从拳王阿里到迈克尔乔丹,从前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新当选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无不证明着黑人地位的提升但同时,民主的天空之下依然还有阴翳,自由的空间里仍然有着不和谐之音,像美国黑人明星胡比戈德堡因讥讽布什丢掉工作,纽约的贫民窟的悲惨程度更胜非洲的难民营,等等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的存在,金的呼喊和梦想不该也不会褪去他思想的光芒12
 

★问题五:“梦想”的主语是“我”,“我”又指谁呢?

明确:①马丁•路德•金自己;②像金一样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黑人;③所有遭受压迫或不公平待遇的人们
 

【含英咀华】

★文章第四段“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中的“空头支票”怎样理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自《黑奴解放宣言》颁布以来,黑人在法律上具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中政府并未履行自己的诺言,像空头支票一样,没有实际意义②表达效果: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容易被人理解,从而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的投入战斗

★细读文章26—27段,理解“这个信念”、“刺耳的争吵声”、“优美交响曲”的内在含义,并揣摩、品味语言在修辞上的特色

明确:①“这个信念”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美国定能够成为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比喻现在不能平等、民主而引发的斗争;“优美交响曲”恰如其分的表现了黑人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报复和消灭白人,而是要与白人共享美好生活,展现了一幅和谐而优美的生活图景②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多用短句、呼告(富于感召力);多用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等增强感染力)

通过揣摩、品读这两段文字,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金那种为平等、自由的梦想奋斗不息的激情
 

【放飞梦想】

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并非处处莺歌燕舞,还有很多阳光投射不到的角落,依然有和平的信使到达不了的地方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就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公平、不平等、不和谐的现象,模仿金的语气、口吻,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范例略)

【名言点击】

◆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不在于活得长久

◆     我们最终会记住的,不是敌人说的话,而是朋友的沉默

◆     一个没有立场的人总是相信任何事情

◆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942.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