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太史公自序》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弗敢阙 通“缺”缺漏
   2、 指数千 通“旨” 要旨 
   3、 .失之豪厘 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 形容细小 
   4、 堕先人所言 通“隳”,毁
   5、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通“缵”,继承
   6、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 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 故长于风 通“讽”讽喻
   9、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通“网”网罗 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 古:掌管 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 古义:掌握市场的官长;今义: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 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 古:以……为准则 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 古:眼泪 今:鼻涕
   6. 不得与从事 ,故发愤且卒 古义:跟从侍奉;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 古:父亲 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古义:到;今义: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古: 褒贬评定 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 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 古:隐奥而言辞简约 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古:遗业 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 名作动 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作动 坑杀 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名作动 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 为 ……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 形作动 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 使动 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 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 使动用法 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 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 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 继承
   3、使复典之 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 巡行 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攻占  12
   6.耕牧于河山之阳 山之南 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 巡行 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 辞让 推辞
   10、适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 恰逢
   籍每适浑 拜访
   11、相 其在卫者,相中山 做……丞相 辅佐
   诸侯之相王 一起
   12、而 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 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 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 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 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 ……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才 
   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蒙受,遭受
   20.垂空文以断礼义 用笔墨写成的著作 
   21.欲遂其志之思也 考虑 
   22.俟后世圣人君子 等待
   23.不得通其道也 实现 
   24.退而深惟曰 思虑,考虑
   25.承敝通变 衰败
   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
   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
   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
   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
   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 
   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巡视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5、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6、 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8、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句式:定语后置】。
   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数不胜数。
   9、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被动句)
   再说士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做国君的耻辱
   10、 子所论,欲以何明 ?(宾语前置)
   先生所要撰述的想要阐明的是什么呢?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683.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