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的自我认识|认识自我我很重要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我很重要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的结构美,学习引出观点的不同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美,了解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对表现感情所起的作用。
3.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4.了解并掌握本文“欲扬先抑”“入情入理”的写法。
5.使学生明白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认识自己的优点。
6.引导学生克服“自贬”的弱点,建立自信心。
7.拓宽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设想
毕淑敏的这篇散文充满情感美和理趣美,她以全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了个体意识觉醒后的感悟和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读来清新、自然。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学生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具体分析课文内容以及思考质疑部分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来考考大家,这个字认不认识?(板书“我”字)有些同学说了,这也算问题,岂不是笑话?的确,这不是一个新造字,《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实生活中,这个字也充斥于我们的耳畔,什么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的麦克风、酸酸甜甜就是我、我行我秀……所以,怎么可能不认识?那么,再请问:这个字,我们都认识,但对这个“我”,我们的认识又有多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似乎有点欠缺吧。不过没关系,缺了,我们可以补。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借助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一起来探寻“我”的意义、“我”的价值,一起把缺失了的那一部分找回来。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交流、识记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XX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曾获《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三、知识积累
战栗(lì):害怕发抖。
裸露(luǒ):没有东西遮盖。
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东西漫不经心,不当回事。
黯然(àn):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回溯(sù):回忆。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生死攸关(yōu):生死相关。
独出心裁:原指作品的构思有独到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四、整体感知
从文章整体上感知作品主旨及结构:
(1)你认为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充分了解生命的价值,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现生命的意义。
(2)作者在本文中的思路是什么?(理解、发言)
参考:开始用排比句式一口气连说五个“我不重要”,从社会现实中人们的传统观念入手,提出质疑,并提出全文所要探讨的中心话题。接下来阐释“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解,从人生命的来源等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我很重要”。最后对重要和伟大作了区分,并号召人们大胆地宣布:我很重要。12
五、思考质疑
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文章题目为“我很重要”,为什么开篇写“我不重要”?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不重视个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个体才得到重视,国家才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我很重要”的理念也慢慢地深入人心。题目是“我很重要”,但文章一开始却用了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这种先否定再肯定的写法既排斥了“我不重要”这一否认生命个体意义的政治信条和集体意识,又为提出和探索“我很重要”的命题蓄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我很重要”?
明确: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承诺。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机遇的产物。
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情感空间。
3. 意识到“我很重要”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参考:譬如利于我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在学习工作中有主人翁精神,在处事待人的时候有主见等等。
4.“我很重要”能不能改成“我最重要”,为什么?(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参考:不能。“我最重要”是“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这种看法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事事处处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课文的标题“我很重要”强调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强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两个标题虽然只一字之差,但传达的内涵迥然不同。
六、品读鉴赏
认真品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用了许多种修辞格,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请举例说明。
参考:(1)比喻: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2)夸张: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3)排比: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以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4)反问: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2.认真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参考:课文论述“我很重要”的六个依据,最能引起你心灵上共鸣的是哪一部分?
七、拓展提高
畅所欲言,对以下讨论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认识:
1.生命是那么的重要,实际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舍弃:如顾城、三毛、川端康成、茨威格;如陈宝莲、张国荣,甚至如董存瑞、黄继光……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
2.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认为还有没有比“我”更重要的?请用150字左右的篇幅简述见解。
3.总结性发言
全班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关生命的名言,引导学生明白“生命是可贵的,但实际生活中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这一道理。(思辨、提高、发言)
八、布置作业
1.用一两种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感情(快乐、 幸福、迷茫、痛苦……)。
2.请课外收集一些关于“重视自我”的名人名言。
3.再读课文并参考阅读李炳青的《你真有那么重要吗?》一文,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676.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