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职业探索_探索物理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高一物理教案 2015-03-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物理教案】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分院 姜龙

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的表现,它是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的表现,如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和领会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的理念、观点或假设,敢于尝试,敢于实践,不固步自封,不迷信权威。根据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特点,我校中专部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动机的引导下,才能发挥创新的潜能,才能释放创新激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引导学生质疑是一条很好的创新教育的途径,我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不仅教会了学生质疑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演示①:将一个粉笔头从某高度释放。

质疑: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原因产生?

(质疑方法①因果法:看到一种现象,就要思考一下产生它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从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快。重力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质疑: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

(质疑方法②比较法: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说法、理论等。)

学生踊跃回答: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这么说的,那么你们是支持他的观点喽!现在我们仔细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教师叫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实验②:拿一个粉笔头与一块纸片同时从某高度释放。

现象:与学生答案一致。

学生反应活跃,为自己的“正确”而兴奋。

实验③:把实验②中的纸片揉成纸团,重做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粉笔头和纸团几乎同时落地。

质疑:前后现象有何异同?物体有何异同?(比较法)

学生动脑,猛然醒悟:两次实验结果之所以不同是由于空气对物体阻碍作用不同,并不是物体轻重不同造成的。

质疑: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一切物体的下落快慢是否相同?

(质疑方法③推广法:从某些特殊情况、物体或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或物体中是否成立,这规律是否有普遍意义。)

学生综合分析后回答:应该相同。

质疑:如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质疑方法④推理与验证法: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如何设计实验加以验正:反过来,实践中发现的规律,如何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演示:把钱毛管中的空气当场抽出,观察其中的羽毛、小金属片等的运动。

现象:同时从管顶落到管底。

教师适时点拨: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问题在于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的学习应注意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同时也应培养敢于向权威,向书本质疑的创新精神。

由此引入新课。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质疑: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是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呢?

(质疑方法⑤化简法:由普遍规律逐步化简,探求最能代表其特征的特殊规律为学生一时语塞)12

质疑:如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又如何从理论上验证呢?(推理与验证法)

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案,其中之一是看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如果它满足

y1:y2:y3……=12: 22: 32……

或yⅰ:yⅱ:yⅲ……=1: 3: 5……

则可判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出示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经研究记明: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上述特征。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势利导:如用公式表达其运动规律呢?

学生很自然想到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教师略加说明写出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感受到质疑法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wulijiaoan/27675.html

  •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视频|“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3.理解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仿照重力势能表达式的得出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这种类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2015-03-22

    详细阅读
  •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5.1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所...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3、掌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_5.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5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1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atp教学设计新课标】5.2功教学设计(新课标)

    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王文梅【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