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交集_(苏教版)交集,并集

高一数学教案 2015-0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数学教案】

交集、并集

知识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理解区间的表示法;

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能力目标:能用上述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正确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用venn图表示下列各组的三个集合:

(1) 

(2)

(3) ;

思考:上述每组集合中,a,b,c之间都具有怎样的关系?(易看出,集合c中的每一个元素,既在集合a中又在集合b中)

二.师生互动 建构数学

1.  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读作“a交b”),即:

可用左图阴影部分表示显然有: , , 。


思考a b=a,a b=        可能成立吗?

仿照上面可得并集的概念

2.并集:一般的,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做a b。(读作a并b),即a b=

如图  显然有a b=b a,a a b,b a b

思考:a b=a能成立吗?a  是什么集合?

练习;   2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b 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三.数学运用

例1.       设 ,求

解:

拓展:在例1中我们来研究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在例1中,card(a)=3,card(b)=4,card(a∪b)=5.

显然,card(a∪b) ≠card(a)+card(b).

这是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出现的,在两个集合的并集中,两个元素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即card(a∩b).在例1中,card(a∩b)=2.

一般地,对于两个有限集a,b,有card(a∪b)= card(a)+card(b)- card(a∩b).我们称之为容斥原理。

阅读:例2(venn图)

      例3(不等式的解集交与并,可用数轴处理)

练习:   1. 3、4、5

为了叙述方便,常用区间概念:设   

    半开半闭区间    

  开区间      

                  

四.回顾小结

1.在求交集时,应先识别集合的元素属性及范围,并化简集合,对于数集可以借助于数轴直观,以形助数得出交集。

2. 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与“”,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

3. 关于交集有如下性质
a∩b a,a∩b b,a∩a=a,a∩ = ,a∩b=b∩a

4. 关于并集有如下性质
a a∪b,b a∪b,a∪a=a,a∪ =a,a∪b=b∪a

5.   若a∩b=a,则a 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 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12

五.课外作业

   8、9、10题

提高内容.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px-7=0的解集为a,方程3x2-7x+q=0的解集为b,若a∩b={- },求a∪b.

【解】 ∵a∩b={- },∴- ∈a且- ∈b.

∴3(- )2+p(- )-7=0且3(- )2-7(- )+q=0

∴p=-20,q=-

由3x2-20x-7=0得:a={- ,7}

由3x2-7x- =0得:b={- , }

∴a∪b={- , ,7}

六.教学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uxuejiaoan/27448.html

  • 【集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能根据条件逆用等式求向量的夹角; 2.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猜想与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并会用反三角符号表示角. 2.掌握用反三角表示 中的角.二.教具 直尺、投影仪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由函数 的定义知,对定义域 中的任一元素 ,在值域 中都有一个元素 使 ,我们知道, 存在反函数时,上述值域 中的元素不仅存在...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一)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掌握 公式的推导,并能用赋值法,求出公式 . 2.应用公式 ,求三角函数值.(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开始讨论两...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上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上学期 3.4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4 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 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三)教学过程 (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并能应用它来解决平面几何的有关问题. 2.会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二.教学重点 向量共线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向量与坐标之间的转化.三.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能确定λ的正负号; 2.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事物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终点的坐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子集】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