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完成:_____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3)作用:为国家开展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重工业无从发展。
 
(2)任务:优先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_______、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________。
 
3.三大改造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________进行改造。
 
(2)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考点2 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①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________: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八字方针”:①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__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探索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①内容:________,力争上游,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________、大办农业。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_______。
 
(3)影响:为背景及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_______,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考点3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________”,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______。
 
2.表现
 
(1)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2)工人、干部停产“______”。
 
3.调整
 
(1)_____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2)______全面整顿,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
 
【基础练习】
 
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的任务之一  ③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123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2.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
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 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3.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一五”计划完成 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提出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互动探究】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2.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为什么这么做?一五计划的完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刚刚使农民获得渴望已久的土地,现在又对农民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你认为农民会支持吗?最终改造的成果怎样?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探索与失误
 
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作了分析,主要有哪些矛盾?矛盾的实质是什么?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什么?
 
2.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条总路线?
 
3.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结果如何?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是怎样纠正的?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损失惨重。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样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的呢?在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为何有所回升?
 
【效果检测】
 
 1.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所绘画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 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123
 
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2.毛泽东在建国初期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工业基础落后 ②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主 ③我国将大量进口汽车、飞机、坦克和拖拉机 ④我国的轻工业和农业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4.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6.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d 2.c 3.d 4.d
 
【效果检测】
 
1.c 2.a 3.d 4.d 5.c 6.c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78.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