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模板]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4课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军机处的设置。

⑵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

⑶理解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⑷探究中西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

2.情感价值

⑴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⑵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式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重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感悟探究】

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陶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实际上是沉浸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幸福。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好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是在那个时代,有良心的作家还是感到了人毕竟不同于"蝼蚁",所以才有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力作。可惜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扬取代了。
  我们公民社会的确立为什么如此艰难?这与臣民社会的难以割舍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在某些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社会还是有着其美的。正如鲁迅所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思考与判断: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知识梳理】

1.内阁制度的形成

⑴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废丞相,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直接隶属于皇上.

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然而又导致从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⑵内阁制度的形成

原因:为加强皇帝专制。

设立:永乐帝.

职权范围: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影响:太监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⑴背景(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⑵设立:雍正年间

⑶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⑷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⑴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⑵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缚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习探究】

1.  如何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清朝时,雍正帝为加强皇权,增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民族融合,并有利于抗击外来侵略。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表现。理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和原因应结合前面所学,这一制度从建立开始就是朝着这一方面发展的,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完全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如费正清所言:在这样一个专制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祟。他是“天下第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可以想象,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放在一个人手中是多么危险!123

但是,其消极作用也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因,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已走向衰落了。

[例1]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废丞相     b在中央设内阁       c创设八旗制度      d设军机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清朝雍正帝时,在宫内设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d

2.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它是清代作为政治中枢影响最广、起作用最大的一个机构。至于机构,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其值庐只称“军机堂”,实际上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政府部门相比,工作起来显然方便多了。速,即办事效率高。按照内阁规则,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相奏,都得经过多重部门,前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旨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根据事由的轻重缓急,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交兵部发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密,是指军机处设在接近内廷的隆宗门里,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人。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专制主义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残余荡然无存,君权得到极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123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军机处设立的原因、主要职能及其特点,结合课文中对军机处的表述,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⑴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3)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巩固总结】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3)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征。 

[例]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b

(山东苍山三中      任怀飞)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70.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