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难点: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课前自主学习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黄金时期"是指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________年代初.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经济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
2.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之后,各国逐渐发展“混合经济”。该经济的特点是将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并存。
3.“新经济”这一概念源于______国,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xx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人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原因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五年计划”一样吗?
1.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英、法、德、日等国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50—70年代初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对较低,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地位: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传统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例1】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    )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变式题l】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是(    )
①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凯恩斯理论的应用  ④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n①②③④,    ,
知识点二  建立“福利国家"
二战后,英国率先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通过立法以制度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与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事业是否相同?
1.“福利国家"概念
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福利国家"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1234
3.发展、变化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这些福利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的规模。
【例2】下列不符合福利国家的出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的是            (    )
a.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b.扩大了社会消费
c.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d.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变式题2】“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入再次分配给穷人”。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混合经济的出现
c.“福利国家”的出现          d.“新经济”的出现
知识点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业悄然兴起,在三个产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知识信息组成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些变化在西方现代社会中日益明显,调整后的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该怎样认识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呢?
1.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繁荣发展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地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①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又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②它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2.美国出现“新经济"
(1)“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俺,美国经济在祗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xx年的耩续扩张。
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的概念由此问世。
(2)“新经济’’的定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原因:这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正是这些创新的共同作用,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例3】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③“新经济”概念是由美国的《商业周刊》提出的④“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34
【变式题3】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 
b.“新经济"概念是由英国提出的
c.亚洲欧洲等地区也出现了“新经济"的模式 
d.“新经济”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巩固测试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
a.政府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新兴产业兴起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d.人民生活普遍提高
3.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b.利用美国的援助
c.推行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    d.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4.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实行
b.不利于生产的社会性
c.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
d.是推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黄金时期到来的原因之一
5.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福利国家”的主要政策目标不包括 (    )
a.实现社会平均与平等             
b.实现充分就业
c.实现收入均等                   
d.实现社会保障    
6.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    )
a.生产力的提高              
b.工人的罢工斗争
c.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        
d.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7.1948年7月,某国率先向世人宣布,它已经向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这个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二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1234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
a.种植业     b.汽车制造业      c.教育、法律    d.化学工业
10.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替代了传统的工业和农业           b.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c.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d.改善了资源配置
11.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
c.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
d.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2.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3.下列各项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是  (    )
a.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c.福利国家制度日渐完善 
d.普遍进入知识经济阶段   
14.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消除危机,实现经济振兴,实施罗斯福新政。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又降低利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后又实行战略防御计划。20世纪90年代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据此回答:
(1)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何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美国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上有何不同特点以及分别产生的影响。

(3)从领域和范围上看,国家干预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出在不同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5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