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PPT]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教学目的]
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束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第一国际的建立和第二国际的斗争史实,掌握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通过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使学生养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老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地图、文字)等学习有关问题。
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的体验,使学生逐步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教学重点]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其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活跃。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展开;第一国际建立、巴黎公社革命、第二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教学: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
2)社会条件:1857年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3)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1857年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国际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工人运动高涨,联系加强。)
4)直接因素:1862年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和1863年英法等国工人声援波兰抗俄斗争,推动和促成国际工人联合。
5)领导基础(主观条件):马、恩总结经验教训,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一方面进行艰苦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工作创造了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主观条件。
因此,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概况:
时间地点 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
名称 国际工人协会
领导机构 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总委员会)
实际领导人 马克思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性质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斗争任务 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
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反机会主义)。
3、历史意义:
a、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那么,巴黎公社的成立则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1234
1、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的失败,法国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这次斗争的首要目的就是挽救民族危机,避免亡国灭种的民族灾难;资产阶级共和派取得了政权,对外推行投降卖国政策,不惜任何代价向普军投降,缔结卖国和约,割地赔款;对内打击人民力量,企图尽早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未能实现人民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利益的希望,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愤怒,巴黎人民坚决地选择了武装斗争的方式,再次掀起革命。
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导致革命的爆发!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政府投降卖国;
3)直接原因: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巴黎公社的成立:
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经过选举自己的政权——公社,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略。
1)政权建设:
①军队;废除旧军队、旧警察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独立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
②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③民主制度;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社会经济:
①规定了公职人员最高工资;
②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补充)
③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补充)
1)军队;政权;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2)民主制度;规定了公职人员最高工资;
——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3)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努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在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4、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巴黎公社在政治上主要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所以,巴黎公社是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5、巴黎公社的结果:失败;
(“五月流血周”(5.21—5.28);拉雪兹神甫公墓的战斗;)
6、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材料:“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列宁)                                                          
2)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
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另外,没有乘胜打击敌人,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等)
论从史出:
材料一:“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敌人面前挑起内战。”
——没有乘胜打击敌人1234
材料二“一些大炮在寻找他们的炮架,而在不远处,炮架却在哭着寻找他们的大炮。”                                  ——军事领导失误
材料三:“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3)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这一时期仍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材料: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7、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地位)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人教版)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同强大的敌人战斗时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问题探究】巴黎公社给了我们哪些经验与教训?
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如坚持暴力革命,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民主选举,人人平等;维护工人权益等等。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国际工人运动的再次高涨(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是第二国际成立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是其思想基础;
3)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是其组织基础。
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辞,同时一些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泛滥。如何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引上马克思主义轨道迫在眉睫。)
2、第二国际的成立;
1)成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2)重要决议:第二国际主要讨论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
3)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特点)(这与第一国际有很大区别)
3、第二国际内部派别斗争:反修正主义。
1)第二国际从建立时起,内部就存在着各种派别之间的斗争。
(左派—反修正主义;右派—宣扬修正主义;中派—偏向右派;)
2)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①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   
②反修正主义者:列宁、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1234
3)由于第二国际内部许多人的支持,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
4、第二国际的解体:一战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问题探究】比较一下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
项目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同 性质 国际性的组织
 所处阶段 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领导基础 马克思参加对第一国际的领导
恩格斯参与了第二国际早期的指导
异 组成 各国工人团体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
 活动范围 仅限于欧洲范围 活动范围扩大到
整个欧洲和北美
 组织形式 组织严密: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各国工人团体的上级组织。
(有一个作为中央领导机构的总委员会) 较为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
(前期没有常设机构,后期建立起来的“执行局”也仅仅是个联络机关)

【问题探究】思考19世纪早期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晚到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有着怎样的不同?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工厂,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材料二: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1)前者以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分散性较强。
2)后者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较高。
小结: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展开;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课后反思]
本课的课标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针对本课内容较多,我对课文做了简化。略讲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重点突出巴黎公社。在讲述巴黎公社的时候,我对相关内容也做了详略处理。我想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措施。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4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