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新中国初期外交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7.23新中国初期外交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方针,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能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对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党和政府能够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从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制定成熟的外交政策;通过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成就的概括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2.万隆会议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导入新课

我们党的国家领导人在近日访问亚非各国时指出,要发扬双方的传统友谊,推进双方的互利合作,特别强调要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如何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学生看书后回答。“二战”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表现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重伤;社会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二战后,因为整个世界日益形成“两大阵营”的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最主要的成就是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建立勒新中国。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该制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书写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呢?1234

在1949年6月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声明:"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和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毛泽东的讲话提出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接着,在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为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呢?学生看书后归纳出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含义及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提问: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来看它着重解决了外交上面临的哪些问题?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着重解决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问题、如何对待旧中国外交和美国及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映了新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先是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中国派王稼祥为首任驻苏大使.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尤其是和苏联的建交,是新中国初期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1950年初,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位伟人为中苏邦交做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新中国正是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怎样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作补充。周总理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234
   提问: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这是因为,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最有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相处,违背这些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新中国步入50年代取得的最主要的外交成就时是什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我国在50年代中期外交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之一,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日内瓦会议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里程碑。日内瓦会议阻止了美国企图直接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布署。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加强同苏联为处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努力发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的会议.亚非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亚非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讨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29个参加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历史遭遇存在着巨大差别,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可以想见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会议要想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许多人担心会议发生激烈争论,走向岔道.会议将何去何从?

出示下列材料,讲述亚非会议的成果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
“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1234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后,提出以下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而讲了这番话?周恩来总理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如何做到求同存异?

由学生回答和教师纠正指出:在亚非会议上,有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而攻击共产主义,甚至诬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总理作了上述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的“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周恩来的发言受到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会议通过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亚非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实际上成为和平共处原则的体现和引申。中国代表团的杰出工作,被国际舆论认为"在促进友好谅解的决议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亚非会议的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课后研讨

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旧中国(中华民国)形成不同外交政策和方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说一说两种不同的外交政策和方针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什么不同?

思路:①社会制度的不同。新中国实行独立外交,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因为依附于外国,民族没有独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②阶级基础不同。新中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旧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如有其它的观点和认识能够明确阐述出应该积极鼓励和提倡。

【本课小结】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外交工作新成就,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44.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