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内容:从习惯发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复习重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复习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 从习惯发到成文法:
概括出习惯法和成文法的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的原因。
习惯法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铜表法》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铜表法》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法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同学们分清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与公民法的关系:习惯法是罗马法的起源;《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也是罗马法成文法的起源。
二、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
(1)原公民法的狭隘性。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罗马扩张和统一的需要。公民法无法适应罗马版图的扩大,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民族矛盾显现。
(3)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请同学们注意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分界线:公元前27年。
2、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6世纪___________的编成。
三、罗马法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1)影响: 1.维系统治

2.影响后世

(2)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合作探究
一、罗马法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形成阶段:从表现形式上看                     
发展阶段:从适用范围上看                        
完备阶段:从法律体系上看                     
总结出罗马法的概念:                       
二、罗马法主要内容、本质
1、主要内容:
(1)下列关于罗马万民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制约或消除父权、夫权
d.妇女在婚姻中的不到相应的平等地位
(2)材料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社么核心内容?为什么会成为核心内容?

2、 罗马法的本质
材料1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1234
材料2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引自《民法大全》
根据材料1和材料2,归纳出罗马法的缺陷。

三、罗马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著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生于公元前1xx年,是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他坚持“法律的意义在于对所有的人适用和有效”。在现代罗马议院大厅至今仍挂着《西塞罗在议会驳斥喀提林》这幅画作为装饰。
材料三、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知识检测:
 1、下列哪些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 ①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②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3、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1234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4、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刻在十二块铜表之上的法律条文
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摈弃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老习俗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5、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6、罗马共和国之所以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主要原因是
a.罗马人富于创造性                    b.罗马民主政治空前发展
c.罗马法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             d.对外战争使罗马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7、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
8、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
9、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0、下列对于罗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统称              b.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c.是一部具体的经济方面的法律        d.对于维护罗马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1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的是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了上层阶级      
d.罗马法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法律的基础  
12、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 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 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 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1234
d. 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知识拓展:
1、自由民:
奴隶社会中除奴隶以外的居民的通称。包括奴隶主、高利贷者、大商人、独立经营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自由民的根本特征是享有公民权和财产权。自由民可区分为上层和下层,即贵族和平民两部分。奴隶主、高利贷者、宗教祭司等,构成自由民的上层即贵族。他们不仅拥有大量地产和其他财产,而且享受各种政治特权。
2、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50.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