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歌《面朝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逐步了解诗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体味诗歌内涵。

2、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2、树立对高尚的人生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并不遥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在感受、品味诗歌内涵时,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象与内涵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内涵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1)    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    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一个天才诗人,1989年3月26日,他静静地躺在山海关的一条冰冷的铁轨上,身上打开的是《圣经》。他期盼幸福,渴望自由,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用自己孤独的生命给人间留下了最后一首壮丽的诗篇,诗人也因此而神圣,令人景仰,他的名字叫海子。

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才华横溢的海子为什么可以如此坦然地接受死亡。不过还好,他的诗还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的诗歌,来瞻仰他的灵魂。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诗人——海子。

二、作者介绍

资料: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贫穷封闭的小山村, 1979年考上北大法律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之后一直孤独地写作,创作了许多的诗歌。在北大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新诗探索和创作实践活动,是“五四”文学社最活跃的成员之一。从1984年到1989年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等,其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是他的短诗。

过渡:看到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海子的照片和“大海”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共同来鉴赏一首海子最具代表性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听朗读录音,初步感知

1、(放央视节目主持人的朗读视频)

提问:你从朗读中听到了什么情?主持人们在朗诵中很好的诠释了哪一个词?

明确:听到了一种向往自由的情怀,听到了安宁,祥和……。诠释了幸福。

2、那么你能不能在朗读中也诠释出这种“幸福”?(给1分钟,学生自由朗读)

3、请一位学生朗诵。

同学读出了幸福感,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诗歌来感受海子对“幸福”的理解。

四、鉴赏诗歌

(一)理解海子的幸福

1、思考海子所理解的“幸福”是怎么样的?

明确:第一节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节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是对亲情的珍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123

      第三节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是对大自然的珍爱和对所有人的祝福。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他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3、你理想中的幸福又是怎样的生活呢?(学生畅所欲言)

(二)走进海子内心,感受他从未幸福过

1、你觉得你们描绘的幸福和海子想追求的幸福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点吗?

明确: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物质上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观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里最本真,最纯粹,最平凡的内容。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

从这首诗洋溢的积极、乐观的情调来看,诗人应该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的人。真正的海子到底怎样,现实生活中的海子有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呢?据他的好友西川说,在他的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甚至他在离开大学的六、七年间只看过一次电影。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和读书上。他只有在诗歌中、在想象中去描绘他想要的幸福。

2、由此我们可以反观作者,他是否是一个幸福的人呢?从文中表露出来的哪些细节文字告诉我们,原来,他从未幸福过,只是一种渴望?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说明今天不能实现,而明天也不一定能实现。 “从明天起”,只是自己的梦想。而今天的自己依然是孤独痛苦的。

(2)“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的是大海,背对的就是“尘世”,(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它广阔浩荡,心旷神怡,是安魂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而春暖花开也只能是海子海市蜃楼般的一种幸福感了。)其实这个表面上看起来闲适温暖的诗题下面隐含的也是一种孤独和痛苦。

(3)最后一句令人心痛,“只愿”,似乎在说幸福是你们的,你们去尘世享受幸福,而我是难于在尘世找到幸福的,我面朝大海,就只能背对社会,尘世。

海子距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无法把握现实生活。

(4)“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闪电那是光明的,是剧烈的,但同时也是短的快的。

(5)祝“陌生人”幸福,不会被认同。

总结:海子的理想是幸福的,但现实生活是灰暗的。海子的理想画面越美,他的现实与精神的落差也就越大。那道幸福的闪电迅速消失,同时也撕裂了理想与现实。

    海子写成此诗后的两个月终于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求得解脱

海子的那个幸福的梦,虽美得动人,却让人心碎。

(三)再次诵读,读出海子真实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课堂活动:如果海子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

1、90年代的人民也给海子说了一句话: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颁给了一个自杀者和一个精神病人,多多少少是人们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呼唤,是对海子的认可和深切的愐怀。123

2、不管怎么说,生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不到边缘。因为有了欢乐,有了忧愁,有了痛苦,海才会掀起波涛,生命才有色彩。不管怎样,对于生命,我们唯有去珍惜!

3、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

六、结语:教师寄语

生命是一朵美丽的花,在岁月的流逝中含苞,绽放,直至飘零成泥。没有人能够躲得过这一命运。唯一不同的是,你或者绚烂辉煌,香气袭人;或者苍白黯淡,寂寂无声。而重要的是我们应怎样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七、布置作业:

课后多收集诗人海子的诗歌,进一步去了解他的精神世界。

XX-10-26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169.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