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注意表明我国收回香港坚定的原则立场的措辞,深刻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2.对一些句子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也要用心加以探究。
3.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讨汲取智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文章深意的意识。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知识;
A、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B、回归史: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注音:1、妥善:( )2、信赖:( )3、殖民:( )4、管辖:( )5、磋商:( )
6、妨碍:( )7、刹那:( )8、骨髓:( )9、叩问:( )
释义:1、妥善: 2、回旋: 3、坦率: 4、殖民: 5、磋商: 6、叩问:
三.学生边读边思考:
1.切分层次,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①明确提出我们对于香港问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总纲
② ③ ④ ⑤ ⑥ ⑦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建议
2.根据文章内容思考: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去讲?
3.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再读这篇文章,要求学生把表现“坚定原则性”的内容找出来,看看它们是怎样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的。
4.所有的“原则性”内容都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和态度是坚定不移的,为何要表现出如此的决心和态度?
5.从语言角度研究一些句子的含义,以达到深入领会的目的。
结合具体文句,研究探讨语言的艺术。本文特点简析:
A、补充修正,措辞严谨,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B、对己,话从反面说;对人,话从正面说。
C、高瞻远瞩,目光敏锐,言辞轻松。
D、立场坚定,语义明确,但措辞委婉。
分析下列文句的特点,说说都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技巧来锤炼语言,表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
(1)、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2)、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3)、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4)、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5)、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6)、人们还议论香港外资撤走的问题。只要我们的政策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
(7)、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8)、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以课后练习题为主,进行研究。
四.学生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邓小平
总:基本立场 三个问题
1.主权问题 不平等条约有效论
分:2.繁荣问题 英国管辖繁荣论
3.波动问题 香港灾难论
总:中方建议 达成协议
课堂小结 本文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工的论述方式,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上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面而又刚柔相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义正辞严的批驳,有循循善诱的开导;既言之有理,又动之以情;既坚持了坚定的原则性,又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谈话技巧。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320.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