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母亲》教唱_《母亲》两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母爱的伟大和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习两篇文章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

3能自行阅读,理清思路,归纳段意

教学重点:学习两篇文章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

教学难点 :两位母亲的的性格,品性,两位作者的不同感受和表达,不同的写法

教具准备教学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设问 阅读,思考回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人人都有母亲,人人都体会过母爱,母爱是伟大的。在我们呀呀学语的时候,她们用一双勤劳的手,一直呵护着我们,我们长大成人,她们默默的送我们远行,在我们困惑时给我们自信,坚强和勇敢,我们每一个人,对母爱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联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作家的两篇关于母亲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板题目)         作者介绍

 

二,阅读课文提示,点教学要点

 

三阅读第一篇课文,听录音,默读或轻声跟读,并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设问

(一)(123)母亲家世,(所处位置,姓氏,家境)—生在农家,勤劳诚实,身体好  (板书)

设问:母亲的家世如何?为什么写这些?(强调了母亲在农家,从小劳动,诚实,身体好,这是本质,基础)

归纳段意,写法(按时间顺序,简洁平实)

(二)(4—11)嫁为人妇——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    (板书)

设问:嫁为人妇,母亲经历了什么?(辛苦操劳,好客,忍让,吃亏,乐于助人)#

从母亲的这些经历中,可以看出母亲的什么品质?(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

我从母亲身上获得些什么?(平和待人,忍让吃亏,做人有一定宗旨,法则)

 归纳:段意,强调母亲是受封建传统道德影响的中国妇女,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写法,写一件件平凡小事和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东方母亲。

(三)(12-16)对儿子的培养,期望↔儿子因事业在外不能尽孝而歉疚和思念 (板书)

设问:母亲怎样支持儿子的学业(默默的筹巨款,含泪送,有行动和宁可孤独)

儿子为什么说自己使老人伤心?(不成家,远游英国,儿行千里母担忧)

远游在外的儿子如何远对在家乡的对母亲(思念,怕拆信大段议论深化主题,抒发浓郁的思母情)

 

归纳:段意,家人在母去世后一年才告知,结尾感念母亲的给予,表达心中的歉疚

五本篇小结: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品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法报答母亲恩情的歉疚之情

写作特点:按时间顺序和发展写母亲,善用众多小事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看似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在语言方面,记叙语言流畅,朴素亲切,议论语言深情,富含哲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如果说东方的母亲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 母爱是默默的,含蓄的,用行动的表达的,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孩子产生影响的,而西方的母亲却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现在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篇,来感受一下西方母亲的爱。

作者简介

二,阅读课文提示,点教学要点

 

三阅读第一篇课文,听录音,默读或轻声跟读,并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设问

第一部分:母亲探望在部队的儿子——儿子的感受,期盼

     ↓  言谈,举止动作     鼓舞,激励   必胜 归来报答  (板书)

      张扬,自尊,自信

设问:母亲和儿子的告别场面怎样描写母亲?(找出描写母亲言谈,举止,动作的语句)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出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张扬,自尊,自信,)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鼓舞,激励儿子)

儿子有什么感受和期盼?(读第8段,明确必胜信念,凯旋而归,安慰报答母亲,见练习册的课文阅读)

归纳:段意,写法,在一个特定的场面里,将笔触集中于一点,用语言,动作,举止描写来体现母亲张扬,自尊的个性,以及在极度的预言中饱含的母爱,儿子对母爱的感受和对胜利的期盼,也很有新意

第二部分回忆13岁时的家庭生活——母爱克己无私          (板书)

辛苦维持,素食(物质上)

设问:在穷困的生活中,母爱怎样表现?(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讲述)

归纳:段意

第三部分:回忆母亲的多个预言——母爱鼓励,树立儿子的自信心并学会忍耐,努力(精神上)(板书)

设问:母亲的预言有点狂,却对儿子产生什么影响?(见上)

归纳段意,母望子成龙,方法得当写法,以对话形式表现。

第四部分:回忆往事,母亲坚强,母爱——对儿子的期望和担忧 (板书)

                      自信,乐观

设问:母亲为什么有病要满着儿子?(体现了她的坚强和对儿子的期望)

在离别前夕,从母亲和儿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既自信,乐观,又担忧既矛盾心理又幽默)

归纳段意,

第五部分:探望病重母亲——给予儿子勇气,微笑,道别   (板书)

设问:母亲在病重时怎样挂念儿子?(要求学生从33段中回答)

母亲打算出什么新花样?(不知,埋下伏笔)

母子送别是什么情景?儿子获得什么?(学生朗读34页的几段并体会)

归纳段意,并指出他们的道别是互相鼓励,母爱给了勇气,运用了伏笔)

第五部分:母亲死前写下250封信——母爱延续——给儿子力量和勇气  (板书)

设问:母亲生前为什么要写下多封信?是否新花样(启发学生答后,确定母爱延续,前面的伏兵在此得到答案)

我从母亲哪儿得到什么?(力量和勇气)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与前照应,使读者在意料之外,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五小结本篇:主题:通过记写母亲一生中的若干片段,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骨肉深情,也塑造了一个张扬,乐观,坚强又极具母爱的西方母亲

写作方法与特点:有选择的写日常生活片段,通过言,行,举止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使一个西方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伏笔与照应,结尾戏剧性

第三课时

 

 

一讨论, 分析,欣赏

1比较两位东西方母亲,他们的性格,行为,气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两位作者,如何感受母爱,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同是写母爱,两篇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上各有什么特点?

二总结全文: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平凡,伟大,崇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爱,报答这种爱,正如古人所言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心草,抱得三春晖

三巩固复习——课后练习与思考及做练习册

四布置作业 ,课下收集若干篇古今中外回忆母亲,歌颂母爱的文章和诗词,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四课时

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诵,讲解,口述)交流收集到的材料,歌颂母亲和母爱

 

教后记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31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