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选择课件_价值的创造与选择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12.2 教学设计

课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时间

   

标 知识目标 识记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1)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运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学生主体的参与与体验过程,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奉献社会,铸就人生辉煌。

教学

重点 在砥砺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教学

难点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感动中国XX人物》片段。 看了这些,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他们是靠什么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们整个社会?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引出课题。 学生观看、思考、交流 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课 内容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探究活动(一)   草原门巴——王万青 问题: 1、为什么奋不顾身的工作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结论: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原因);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原因和做法)。 引导过渡: 内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探究活动(二):“神秘”的翔之队 问题: 1刘翔的成功仅仅属于他个人吗?应该属于谁?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结论: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讨论: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就是否认追求个性。 引导过渡: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探究活动(三): 世界第一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 问题: 激励他不断超越的两句话是什么?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谈谈这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 探究活动(四 ): 《行 路 难》及小悦悦事件 哪一诗句对你启发最大?结合预习的内容,谈谈对你的启示? 为什么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教师讲解、明确: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学生在老师启发、指导下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 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并发言 12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生朗读李白的《行路难》并谈感受。 学生观看小悦悦事件图片并谈感受。

通过引入课题情境的再利用引导学生从两个个方面(即: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归纳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法。

通过设问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出结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他的成功经历及两句座右铭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通过朗读,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感悟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感染学生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 并强调重难点 学生总结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练习 略 布置作业

板书 设计  见下页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 (根本途径) 教学反思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7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