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英语第一单元|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学案(鲁人版)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语文: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险衅(   ) 祚薄(   )陨首(   )茕茕孑立(   )笃行(   )笨拙(   )挣揣(   )
洗马(   ) 逋慢(   )拔擢(   )终鲜兄弟(   )愚蠢(   )门闩(   )晌午(   )
优渥(   ) 期功(   )闵凶(   )逮奉圣朝(   )埋怨(   )琐碎(   )唠叨(   )
伪朝(   ) 矜悯(   )诏书(   )猥以微贱(   )积攒(   )怔怔(   )强劲(   )
修葺(   ) 垣墙(   )栏楯(   )万籁有声(   )渗漉(   )逾庖(   )老妪(   )      
考妣(   ) 阖门(   )坍圮(   )呱呱而泣(   )顷之(   )象笏(   )扃牖(   )    
枇杷(   ) 剥蚀(   )隽永(   )亘古不变(   )熨帖(   )熨斗 (   )炫耀(   )      
窸窣(  ) 恪守(   ) 隽秀(   )声名狼藉(   )猝然(   )倔强 (   )镌刻(   )   
二、解释下列词语高考资源网
有口皆碑:
委曲求全:
事无巨细:
心安理得:
结草衔环:
茕茕孑立:
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
乌鸟私情:
声名狼藉:
沧海桑田: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慈父见背 
2.门衰祚薄 
3.终鲜兄弟。
4.而刘夙婴疾病 
5.愿陛下矜悯愚诚 
6.逮奉圣朝 
7.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8.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9.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0.察臣孝廉 
11.不矜名节
1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1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14.但以刘日薄西山  
15.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
16.大母过余     
17.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8.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9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高考资源网
20.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2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4.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2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6.余既为此志 
四、下面加点的词语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指出并解释。
1.则刘病日笃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3.臣具以表闻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垣墙周庭 
6.执此以朝 
7.乳二世   
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9.雨泽下注  123
五、解释下列虚词。
1.之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顷之   久之 
儿之成,则可待乎?    高考资源网
2.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又杂植栏桂竹木于庭   
3.以
臣具以表闻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谨拜表以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六、名句填空
1.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3.诏书切峻,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         。
4.但以刘         ,         ,人命危浅,         。
5.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6.臣          ,死当结草。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珊珊可爱。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高考资源网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6.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八、文学常识填空
1.古人云:“读李密《         》不堕泪者,必不孝!”此文以情感人,千古传颂。
2.《我不是个好儿子》的作者是        ,文章写到母亲给予儿子的爱太多太多,儿子对母亲的孝顺太少太少,儿子对母亲永远充满愧疚。
3.谜面:衣锦还乡   谜底:        (打古代一作家名)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            》
4.有一位作家残废但不颓废,他经常去地坛,观察地坛,感悟生命,感受母爱。这位作家叫       ,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            》123
九、语言运用
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4分)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3. 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073.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