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五人墓碑记》学案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了解一些文言句式。结合语境揣摩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2、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体会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
 3、了解碑志类文体知识,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
二、基础知识梳理
1、熟记字音
蓼(    ) 阉(    ) 皦(    ) 湮(     )没  赀(   )财
缇(   )骑(    ) 抶(   ) 溷(   )藩 詈(    )傫(   )
缙(  )绅   牖(     )逡(    )巡 冏(    ) 暴(    )谥(    )
扼(    )腕 脰(     ) 投缳(    ) 
2、通假字
①敛赀财以送行                赀,通“资”,钱财。    
②亦曷故哉。                  曷 ,通“何”,什么。
③其为时止有一月尔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④忠义暴于朝廷                暴,通“曝”,显露。
3、古今异义词
慷慨,胸怀大志,义气豪放。例:慷慨得志之徙。
痛心,痛恨。例:吴之民方痛心焉。
意气,神情。例: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颜色,脸色。例: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行为,品行作为。例:行为士先者。
疾病,轻的为疾,重的为病。例:其疾病而死(在此用作动词)
当道,执掌政权的人。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私人,党羽。例: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首领,指头颅。例: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非常,超出寻常。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视,比较。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4、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抶而仆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人皆得以隶使之。
其疾病而死。
去今之墓而葬焉。
以旌其所为。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5、一词多义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盛    呜呼,亦盛矣哉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上之悲战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卒    而卒莫消长也
猛将必发于卒伍
公子季友卒
          有始有卒者
          军旅卒发1234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徒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为之记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6、文言句式
①呜呼,亦盛矣哉!(感叹句。既建墓,又立碑,事情够盛大的了。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②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设问句。通过设问,表达五人的光照日月,引人思考。)
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反问句。通过反问,用“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反衬五人的高风亮节。)
④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双重否定句。充分肯定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充满赞美。)
⑤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反问句。对五人“荣于身后”给予充分的肯定。)
判断句一—“是时以大中承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动词“为”表判断)“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用“……者也”表判断)“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也”表判断)“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判断)“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用“……者,……也”表判断)
被动句一一“子犹记周公之被逮。”(用介词“被”表被动)“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用介词“于”表被动)
宾语前置——“谁为哀者?”(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提前)
反问句—一“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用“况……欤”表示反问)“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用语气词“……欤”表示反问)“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用“固……哉”表示反问)“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用“安……哉”表示反问)
 7、文学常识
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号西铭,太仓(江苏)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四年进士。他曾和同里张采组织复社,继承东林党人传统,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影响很大。著有《七录斋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
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体。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抒情和议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本文又跟一般的墓碑记有所不同,它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 。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膀,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1234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
注:膀,bǎng,匾额。閧,hōng,同“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素德顺昌   德:感激      b.颜色不变    颜色:脸色
 c.恳其疏救   疏:给皇帝上奏议  d.鼠辈何敢置喙  置喙:说无用的话
2、下列加点的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各句与“将谁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   b.谁为哀者
   c.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不能容于远近
4、下列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①令请顺昌入治装             ②我向许之
a.①命令周顺昌进去整理行装      ② 我从前答应了他
b.① 县令请周顺昌进屋打点行装   ② 我从前答应了他
c.①命令周顺昌戴好治罪的刑具    ②我一向就对他有求必应
d.①县令请周顺昌穿上囚服       ②我一向十分赞许他
5、下列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①此特意中事耳       ②旨出朝廷,乃东厂耶
a.①这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② 旨谕出自朝廷,还是出自东厂呢
b.①这是蓄意安排的事罢了     ②旨谕出自朝廷,还是出自东厂呢
c.①这是蓄意安排的事罢了     ②旨谕应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呢
d.①这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②旨谕应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呢
6、对“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笑”说明他神态坦然,同时也对家人安慰,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b.“笑”表现了镇定自若的心态,他不愿看到“举家号恸”,使他心烦意乱。
 c.“笑”是对家人的讥笑,关键时刻没有骨气,使他心烦意乱。
 d.“笑”是对东厂逮人的蔑视,表现了正义凛然的精神。
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选段与《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天启六年魏忠贤作乱,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
  b.课文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某些缙绅的卑劣行径,从而阐述生死的价值问题;选段重在赞颂周顺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c. 课文选取苏州市民斗争的一些情况,突出五人的事迹,点面结合;选段选取周顺昌被逮时的语言神态及苏州市民斗争的一些情况。
d.课文和选段都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答案
字音:liǎo、 yān、 jiǎo 、yān 、zī 、tí、jì、chì、hùn 、1234
lì、lěi、 jìn 、yǒu 、qūn 、jiǒng、pù、shì、è、dòu 、huán 
  词类活用:
仆,动词活用作使动词,倒下:使……倒下、
屈,动词活用作使动词,屈身:使……屈身
隶,名词活用作动词,奴隶:当做仆役。
疾病,名词活用作动词,疾病:生病。
墓,名词活用作动词,坟墓:修墓。。
旌,名词活用作动词,旗的一种:表彰。
函,名词活用作动词,木匣:用木匣装起来。
一词多义
盛:兴旺,旺盛/  盛大/  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发:(拿出)/(发动)/(头发)/(抒发)/(发送)
卒:(士兵) /(死)/(最终,终于)
      而卒莫消长也
猛将必发于卒伍
公子季友卒
          有始有卒者
          军旅卒发
         (指同一类人)
徒    空,徒然)
(只,仅仅)
(自己)
私    (偏爱)
(偏向)
(私下,偷偷地)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065.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